被骂麻的Switch2,任天堂为啥总是高高在上

2025-04-15 20:26:4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虎嗅APP

被骂麻的Switch2,任天堂为啥总是高高在上

加完了关税,一台Switch2要6000。在2025年春天,任天堂正式发布了Switch2,一个看上去比上一代有一点点进步的新主机。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粉丝盛宴,结果却成了一场大型社交平台的嘴替大会。

首发当晚,玩家们的社交媒体评论区已经变成了任天堂精神审判所:

“我买回来是为了骂它的,果然,清明期间搞的发布,东西越来越阴间。”

“我连骂的语境都不配拥有,游戏直接让我学日语。”

“我连日语都学了,游戏还是崩了,说我DLC不配。”

“Switch2到货了,刚开机我爸进屋看了一眼问:这不是你小时候那台吗?谢谢任天堂,让家人误以为我三十岁还没长大。”





锁区、日语、DLC不兼容,三重打击把无数玩家一夜之间打成了语言学习博主、跨区代购猎人,以及深夜情绪发泄小作文写手。

原本想来体验新主机的快乐,结果一脚踏进任天堂硬核用户的入门考试:

有人打开商店被要求“请说日语”,直接当场转行备考N2;有人尝试导入旧DLC,系统冷酷回应:“你不配”,像极了前任发来的已读不回;还有人试图跨区登录,却发现自己变成了全球物流链条上的一个活人快递。



但最魔幻的,还不是任天堂出了这些幺蛾子,而是评论区里骂得最狠的,往往购物车下得也最狠。

骂声震天,订单照旧。吐槽漫天飞,代购彻夜排队,甚至连黄牛都急眼了,“我也不懂日语啊,锁区锁得莫名其妙。店员跟我说,你买了也玩不了,我喷他‘孙子,你管得着吗?八嘎!’”



有人说任天堂这波表面说是日区限时发售,骨子里却是一次封闭主义的盛装回归,不给你全球通用的自由,不给你多语种适配,甚至连“兼容性”三个字都像敏感词一样处理掉。但他们不解释、不道歉、不哄人,甚至没有“下一次改进”的画饼承诺,整得就像一位高冷的渣男,“你越骂,他越得意;你骂累了,不理他了,他蹬鼻子上脸了嘿。”

而更离谱的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任天堂从来都是这样,一边把玩家逼成社交平台高频发帖人,一边把财报做成上市公司的理财课件。



所以你看,这根本不是在卖一台主机,这是在搞一次老派硬件信仰大会。别人在做云游戏、搞多平台联动,任天堂却选择做一块高墙花园,门槛高、限制多、全日文,但只要你翻进去,就能体验到童年两个字的量产幻觉。

最终,大家都在任天堂的股价上形成共识:给它打下去!



为什么任天堂总挨骂?

任天堂这个品牌的魅力,在于它已经超越了游戏机本身,成为一种类似情绪依附物的存在。

但这种依附,并不代表玩家就一直温柔以待。

事实上,任天堂的玩家群体几乎是游戏圈最容易情绪失控的一群人,嘴上天天骂,手上从不含糊,甚至已经发展出一种独特的仪式流程:看完直面会→大骂→冲日服→快乐下单→边玩边骂。

感情浓度高到像是天天要分手的老夫老妻,不骂不爱,越骂越买。



有位数码博主,每次Switch系统更新,他都气得在工位上发疯,疯狂输出“这系统UI丑得像上个世纪的电子相册”“账号连接还是地狱模式,怎么还有人受得了?”但粉丝们都知道,他的午休从不睡觉,因为他每天都在偷偷打《塞尔达王国之泪》。

去年,他电脑坏了都没修,先入手了OLED版Switch和健身环,价格高点就高点,“就当是少出去玩一次,买二代等等估计会有折扣。”



一位北京的年轻妈妈雪莉,经常在小红书发Switch的游戏评测,到了临近2代发布会前夕,内容多半变成了吐槽:Joy-Con飘移、Labo碎纸堆、健身环识别失灵、系统语言无法调中文,导致她在半夜三点试图用假名注册日服账号时急得跳脚。

但看完发布会却来了个急转弯,雪莉发现自己这些年来能坚持健身、保持和娃互动的耐心、甚至熬夜多了不骂老公,居然都和Switch有关。

“这破系统像我儿子,毛病一堆,但你问我后不后悔生他……也没有。”

一边骂,又一边不舍,这像极了人们对于任天堂的常态,“逼疯家长又让家长感动,用户体验像婚姻,靠忍。”

所以你就能理解这个品牌的奇妙生态了,它像是一个专门打造情绪反差的装置艺术:它不讲武德,不堆参数,不开大屏,不讲社交连通体验。它甚至不装好人,公关冷漠,线上服务界面像DOS系统。

玩家们知道它的种种问题,却依然不离不弃,像是甘愿跟一个一错再错的初恋反复纠缠,只因为“别人给不了那种感觉”。

“你别说这话,苹果和华为用户,哪个不这样?一边骂,一边买,这婚是能离还是咋地?”

别的主机讲科技,任天堂讲多巴胺底色的精神绑定。它永远做不到最好用,但它是唯一能在一块小小的掌机屏幕上,让你哭笑不得、破防又治愈的存在。

哪怕系统卡成PPT,Joy-Con漂移像自动驾驶,它依然能靠一个马里奥、一只星之卡比,一夜之间洗白全部差评。

你骂得有多狠,就代表你曾经爱得有多深。

这可能是全球唯一一个,靠玩家集体骂声建构口碑的游戏品牌。

骂它,是用户忠诚的测试题;买它,是感情回归的和解书。

在任天堂这里,用户满意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户情绪浓度。

至于到底什么时候会因为它的问题而真的离开,可能就像大家分手时说的那句:“这次我真的不会再回来了。“

说完,顺手下单新一代主机。



究竟是谁还在买Switch2?

很多人都以为,Switch2这个时候发布,玩家肯定不会上当了吧?

结果呢?

首发当天,日本玩家排队排出秋叶原地铁口,国内各大代购群集体发疯,闲鱼上晒日版到货图的比旅游归来的朋友圈还密集,一台2400元的日版机器,成了跑量神器,一度逼得国际版商家开始以价维稳。

是谁在买?为什么买?是不是大家都选择性遗忘了骂声刚刚过去三天?

一类是本土玩家,日本人不锁我我不锁日本。

日版Switch2对日本玩家而言根本没有任何限制。全语种支持、能跑全区服、价格还便宜——这哪是锁区,这是给原装用户开的贵宾通道。对他们来说,Switch2就是性能升级版的买菜车,跑马里奥更快了、动森加载更短了,除了贵一点,没毛病。

这也是任天堂策略的惯用手法:在主场打造闭环体验,让“别人羡慕、自己平稳”成为一种营销气场。

事实上,任天堂越任性,熟练掌握代购套利逻辑的玩家就会赚的越多。

这批人不一定真打算玩,但一定看得懂价差:日版2400元,国际版3400元,一来一回利润直逼米哈游的抽卡机制。很多人购入不为娱乐,而是为了套利,甚至出现二手转一手的循环交易,一台主机在不同城市间被来回转卖,简直就是掌机版的基金经理。

对于他们来说,锁区不是障碍,而是门槛,门槛越高,意味着门内更容易炒热。如果说iPhone当年是黄牛界的黄金,那Switch2现在就是一个灵活可拎的日元套利工具。

还有种是怀旧+陪伴型用户,也叫“情绪消费者”。

这些人看参数不如看logo,Switch卖的不是性能,是童年情节和家庭共处。成年人为童年IP复购,小家庭为孩子购买动森入门包,很多购买行为并不来自理性比较,而是出于这总不会出错的心理。

主机在他们眼中不是设备,而是亲子桥梁,是工作太累买点快乐的物化版本,是一个不用跟风,也不会失误的消费选项。甚至很多家庭对Switch的理解只有三个关键词:马里奥、健身、不上头。

当然,对于重度玩家多机党来说,这群人说白了已经不在乎语言了,他们会直接把日版买回来,然后配一张语言对照表,像在考日语N1一样背UI选项。

玩家白白认为这个理由也很简单:“一个主机玩中文版,另一个主机跑日服独占DLC,还能在社交媒体上展示我可以理解任天堂的沉默。”

对他来说,封闭系统只是玩法的一部分,就像登山爱好者面对珠峰不会说“太高了我不爬”,而是说“这正是挑战的意义”。

说白了就是,任天堂与Xbox的性能碾压、PS的第三方大作比起来,是用一整套“独立世界”把用户封印住的:

你可以不玩其他游戏,但你总不能一辈子不看马里奥;你不追求高帧率,但你会想再体验一次《塞尔达》的开放世界;你再反感锁区,也不会对“宝可梦新作”无动于衷。

“它不是强迫你留下,而是让你除了它,也没别的更舒服的选择。”

持有此观点的大有人在,用户+硬件+软件限制,共同构建出了任天堂的护城河,而奇怪的是,岸边的每个人,竟然都有能够过河的方式......







主机,还能在年轻人客厅里留下一个位置吗?

很多人认为任天堂只出产掌机,事实上,它占领相当一部分玩家的客厅。

但另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很多人买了Switch2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一个像样的客厅,使用频率最高的场景,如何才能从床上搬到客厅?

所以任天堂有了一系列硬件互动,电视可以连,笔记本也可以连,甚至是平板,所以你能在多场景下看到任天堂,它和PSP一样成为了年轻人的第二款赛博义肢。

白白说目前的现状,就是“像跑步机、胶囊咖啡机、Kindle一样,Switch也是很多人有计划过好生活的第34个失败尝试了。”

于是,游戏硬件的意义开始发生变化。

“它不是为了每晚都打开,而是在某个周末早上醒来、阳光照进出租屋时,你突然觉得‘我今天什么都不干,我就玩一下午’。那一刻,它不是游戏机,它是一个出口。”

玩家哈萨斯觉得像Switch大小的掌机,成了逃离手机控制的一个理由。

“当代生活的压迫感不是没有娱乐,主要是娱乐都开始打卡化了,追剧要讨论,打游戏要连麦,连放松都得有社交绩效。唯独主机这种单机游戏+不用发朋友圈的存在,是一种零成本的逃离方式。”

它不提醒你社交,不催你升级,不弹窗优惠券,只是安静地等你想起来它还在。而对一些人来说,这种安静的陪伴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稀缺资源。

一个租来的客厅,一张拼多多买的茶几,一台偶尔被打开的Switch,在无数年轻人的生活里,可能正悄悄成为一种微弱却坚定的生活方式声明,这是年轻人自己的专属自留地,不受任何外力的打扰。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这个时代太快了,但游戏不会催你快,它永远等你按下那颗Start。”

“只是它每次想坑我的时候,我都会骂上它几句,它又会突然变得很乖,像一只洞悉人性的老猫。”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全球布局大调整?曝川普考虑关闭30个驻外使领馆
  2. 川普政府或关闭近30个驻外使领馆
  3. 彭立发再现 成都天桥惊现抗共标语
  4. 摆脱中国稀土,马斯克有重大突破
  5. 川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理念认同率大幅上升
  6. 川普:"这三人"要为俄乌战争负责,害数百万人丢命
  7. 辽宁碧桂园工地土方坍塌 3名工人遇难
  8.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9. 川普关税政策大转弯,白宫团队似乎上演"权力游戏"
  10. 中共最新公文出现“惊人变化” 习近平地位岌岌可危
  11. 川普关税“并发症”:美通胀预期飙升至40年高位
  12. 23俄士兵击落UFO瞬间被石化 CIA解密档案网络热传
  13. 【中国禁闻】习处境艰难 三大政治危机齐发
  14. 大陆婴儿被强摘肾脏?“4大疑点”曝光细思极恐
  15. 【翻墙必看】外贸订单崩盘 贸易战难落幕
  16. 美外交官警告匈牙利:吸引中共投资要小心
  17. 传上海两家知名大医院裁员30% 网络炸锅
  18. 饮食补钙 运动强骨 从今天开始存“骨本”
  19. 美中贸易战升温 全球银行下调中国GDP增长预期
  20. 川普政府挨告!5家美企控"总统越权"要求阻止关税
  21. 超尴尬,万斯失手了
  22. 五家美企对川普政府提起联合诉讼
  23. 习访马如临大敌,传自带防弹车
  24. 为什么说中国可能给欧洲带来经济灾难?
  25. “中国生意没有停”,实地探访关税战下的越南
  26. 习近平出访,中共智囊罕见批评外交
  27. 美国客户急电: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28. 成都天桥惊现三条民主横幅,匿名者呼吁民主改革
  29. 泽伦斯基再杠上范斯!轰“为普京侵乌暴行开脱”
  30. 承乱世而创盛世:中国历史上最卓越的四位皇帝
  31. 斗牛犬咬死贵宾狗,主人带犬逃离
  32. CNN:非法移民缴税=自投罗网!
  33. 美FCC主席:美中科技竞争 欧洲须做出选择
  34. 雷暴强风袭纽约,或有冰雹
  35. 华裔科学家自杀:或与美国政府有关
  36. 4.25中南海和平上访26周年 纽约法轮功学员4月19日游行集会
  37. 【军事情报局】乌克兰空军F16如何被击落的
  38. 网络间谍:中国悬赏捉拿美国国安局“特工”
  39. 中共破产程序不透明 外资陷风险泥潭
  40. 习时代顶尖科学家纷纷离奇死亡 质疑李海波“被灭口”
  41. 预言应验中:经济危机、中国革命、习近平下台
  42. 川普对华关税声明“他们需要我们的钱”
  43. 多次精准布局,川普圈内人炒股大赚
  44. 国税局计划裁员40% 2万多员工或自愿离职
  45. 中共修法储备战备药品 专家析其攻台可能性
  46. CVPR 2025新研究:单图直出CAD工程文件
  47. 民调:愈来愈多美国人认同川普MAGA运动
  48. 专家:川普给出逃命期 外企抓紧撤离中国
  49. OpenAI发布GPT-4.1,性能暴涨
  50. 贾静雯老公隐瞒行程去澳门
  51. 习近平访问越南展开魅力攻势,试图拉拢东南亚国家
  52. 川普毕生事业的巅峰在于对抗共产主义中国
  53. 加东学院砍掉8大热门专业
  54. 美高关税重创中国!新增2000万失业大军
  55. 两名中国公民在意大利遭枪杀
  56. 日本以加息换关税让步
  57. 大陆国内航线票价“大跳水” 最高降幅80%
  58. 中美关税战下广交会开幕 客流减少业界悲观
  59. 纽森发宣传片:是华盛顿在挑事
  60. 白宫:2025年“100%不会”出现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