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拒用海归派惹议 学者揭中共用人内幕
2025-04-23 23:25:3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美中贸易战白热化之际,中国珠海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公开说格力绝不用海归派,因为“里面有间谍”,引发争议。有学者指董明珠的表态暗合中共高层意图,并揭出中共有对部分海归人士的“控制使用”内幕。
董明珠称为防谍“绝不用海归” 分析:中共危机折射
4月22日,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董明珠再当选珠海格力电器董事长,进入她执掌格力电器的第五个三年任期。但她没有再担任格力电器的总裁。
综合大陆媒体报道,董明珠在回应人才培养问题时称,公司“绝不用一个海归派,这海归派里面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我只能保守地选择,在国内的高校里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
董的言论引发争议。在微博上,有网民议论说:“宁右勿左:格力和日本大金合资过生产空调吧,请问算什么?”“土鳖里面就没间谍?”“一个企业家有什么权限去指控谁是间谍,她真的失控了。”
值得注意的是,董明珠这次公开表态,美中大打贸易战,中共陷入困境之际。
旅美资深政论人士唐靖远对大纪元表示,董明珠说拒绝使用海归派,是暗合中共现在遭遇到了一种空前危机的。中共每当遭遇严重危机时就会进一步政治挂帅,董明珠的做法就是这种氛围之下的折射,而格力拒绝聘用海归最大的原因是规避在政治上的风险。“它和中共现在面临着空前恶化的国际政治环境是有一些关系的。”
海外名校毕业生一度曾是中国各地选调公务员的热门对象,但近年海归留学生正逐渐被排除在外。今年北京和广东等省份的选调更直接对海归人士关上大门。
唐靖远说,目前只是格力这一家企业强调不用海归派,但是很有可能迅速起到一种示范的效应。
旅澳自由主义法学家袁红冰对大纪元表示,不止是因为现在打贸易战,中共对海归的人士一直持有不信任的态度。而习近平上台后,实行的就是全面回归毛泽东原教旨主义的政治方针。
习近平的亲信陈一新执掌国家安全部后,国安部势力抬头,其权力超越传统的情报领域。2023年年7月1日新修订的《反间谍法》生效后,中共国安部掀起了一波“抓间谍”的群众运动,并首度开设微信公众号,经常介入不同领域指指点点。
2024年4月29日,陈一新在党媒发文,宣称国安部要“反颠覆、反霸权、反分裂、反恐怖、反间谍”,“挖钉子、除内奸”。
袁红冰说,中共文化大革命时期有着荒唐的极左思潮,当时有海外关系的人,是一律要被中共视为异己的。现任中共高层都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原教旨主义的荼毒,当然对海归派充满怀疑。
学者揭中共对海归人员“控制使用”制度死灰复燃
随着中美关系紧张,近年一批在美华裔科学家回中国任职。但专家认为中共当局对他们未必全然放心。
袁红冰指,中共的海归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公派,这部分人中都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海外留学生,另一方面是中共各类间谍机构的线人或特务,他们多与统战部、中联部、国家安全部这些特务机构有直接的关系。“他们是中共的自己人。”但对海外留学生的另外一部分,就是自费留学生,中共会抱着一种极端怀疑的态度。
袁红冰透露,中共在文革时就有一个内部规定,划出一种“控制使用人员”,就是对他们不太信任的人,要进行内部控制使用,由秘密警察进行监控。
袁红冰说,在胡耀邦在中国推行10年自由化时期,这个政策一度被废止了,到习近平上台之后又重启,在中共二十大之前,已正式重新恢复了所谓内部控制使用的机制,目标主要针对自费留学海归的人员。
袁红冰表示,现在由于西方收紧审查中共通过公派留学生或者他们暗中资助的留学生,中共利用留学生来对西方国家进行渗透,已经不会像以前那么容易了。至于自费留学后再回到中国工作的这部分人,肯定会受到排斥,或在暗中监控中使用。他们即便进入中共的官场,也会被边缘化。“所以董明珠这种宣示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肯定也是习近平当前政策的。”
《新京报》批董明珠 分析:官媒欲盖弥彰
北京官媒《新京报》23日发表评论称,董明珠脱口而出的“间谍论”,无疑暴露出了其用人观念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源于观念深处根深蒂固的偏见。文章指这是脱离现实的“海归原罪论”,是对高端海归人才“这个群体的极大冒犯”。
袁红冰表示,董明珠意外揭开中共的事实,《新京报》的评论只是欲盖弥彰。“因为中共向来是靠谎言和暴力来进行统治的,在公开的场合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董明珠的这个话尽管说出了中共当前实际上执行的政策,但是她也暴露了中共暴政当前政策的歧视性,所以她当然会引起中共当局的愤怒。”
唐靖远认为,虽然有官媒出来批驳,但董明珠的做法其实符合中共闭关锁国的战略。习近平当政以来一直力推国进民退,在开倒车,要搞东升西降,搞战狼外交等等,导致中国越来越走向跟西方脱钩。“大批的企业越来越倾向只使用国内人才,跟国外的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会越来越受限制,甚至最终完全中断,(中国)回到毛泽东年代那样完全闭关锁国的状态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