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稳住了吗?增长率回升还需打破“围墙思维”
2025-01-18 13:25:5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德国之声
【客座评论:中国经济稳住了吗?】中国GDP数据日前公布,134.9万亿人民币,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说法,按照不变价格计算,GDP增长率恰好是5%,完成了年初预定的目标,同时,也算是最近几年来第一次扭转了每年必跌的大趋势,在5%这个低水平上稳住了。不过,这个稳还不算太稳,需要再观察。
经济学者沈凌认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中国GDP增长率在5%这个低水平上稳住了,这一方面来自9月底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紧急提振措施,另一方面源于GDP统计方面与国际接轨的修正。但真正水到渠成的增长率回升,还需政府打破“围墙思维”。… pic.twitter.com/7ggNSyPENR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January 18, 2025
首先,从2024年的四个季度的增长率变化可以看到,前三季度其实延续了下跌的趋势,从5.3%到4.7%,直至三季度的4.6%。在这个严峻的情况下,如果继续不强烈干预宏观经济,那么2024年全年达到5%的目标其实是办不到的。这是为什么在九月底,政府自上而下推出了一系列的紧急措施。一方面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提前宣告了不少本来在今年年初才会实施的政策,从而提振市场信心;另外一方面,甚至采取了一些权宜之计,比如提前发放公务员年终奖,提供家电等耐用品消费补贴,这些措施本质上就是一个会计上的腾挪,把未来的GDP提前到现在。所以,四季度的GDP增长率明显提高,平均而言达到了年度增长目标。殊为不易。
其次,中国政府终于采取了一些GDP的修正措施,使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更加接近国际规则。比如用市场租金估算自住房的消费,计入GDP。这本来就是国际通行规则,以前一直被中国统计局无视。现在终于接轨,从而增加了大约3.4万亿元人民币。所以,从名义GDP直接计算,2024年的增长率其实是7%,而不是修正后的5%。这也使得中国GDP对美国GDP的相对值稳定在了65%左右,有效阻止了这个相对值的进一步下跌。
媒体:中国计划2025年提高财政赤字率以缓冲经济压力
当然,这方面接轨国际的工作还有很多,不仅仅局限于统计局,它涉及公共物品部门的很多方面。
比如,中国有大约五千万在读大学生,根据中国的大学管理规则,这些大学生必须入住大学围墙内的集体宿舍,每年的租金被极度压低,大约是每人每年150欧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按照国际惯例,欧美大学的大学生基本上需要自己解决住宿,也就是需要按照市场租金租房自住。如果中国大学也按照这个办法进行改革,不说打破围墙以后引发的其他的消费和生产方面的正效应,单单是租房这一块,至少可以增加十倍,按照每人每年一万元人民币计算,就是5000亿元GDP。
围墙思维本质上是弱者思维
围墙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弱者思维。因为自认为自己是弱者,所以需要围墙从而防止强大的坏人破门而入。古代中国人建立长城保护农耕,没想到现代中国人还需要围墙保护大学。未来的经济转型需要技术创新来拉动经济增长,大学需要和社会紧密结合才能了解社会需求,也能够把高密度的人才和社会上的其它资源结合起来去产生供给。所以,无论古代的中国书院,还是现在的欧美先进大学,都是开门办学,没听说建起围墙隔离大学和社会,从而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
最近的美国政府封禁TikTok,不少美国用户转而进入全中文界面的小红书寻找网络栖息地。这事件再一次说明:中国现在的围墙思维已经时过境迁,落后于时代了。因为中国政府建立互联网围墙的本意,也是害怕强大的欧美舆论进入中国,影响中国的政治稳定。没想到,现在的围墙反而是阻碍了中国已经很强大的互联网企业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并影响其他国家的网民。
回顾中国经济过去三年的整体情况,还是喜忧参半,并没有悲观到一无是处的地步。
三年前,中国GDP占比美国GDP80%,达到了历史顶峰值。这三年,在各种因素导致下,现在已经下跌到了65%,差不多是三年前的八成。不过,这是名义GDP的比值,包含了汇率变化的因素,也就是市场对双方的主观估值。
在这三年中,最具标志性的国际环境转恶事件,就是美国政府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封禁,不是TikTok,而是华为。但是通过三年的努力,华为手机已经重新上市,2024年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6%,年增长37%。这说明,国际环境变化并没有对中国高科技产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内部的潜力还是很强大的。
其次,这三年,经济转型升级比较成功的事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比亚迪年销量突破400万辆,三年增长了六倍。这可能还不会是顶点,现在的中国汽车像极了本世纪初期的中国家电,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可以想象:未来十年中国汽车企业能够跻身全球销量排行榜前十,并占据半壁江山。那么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将会产生脱胎换骨的效应。
最后,还是需要政府与时俱进,审视那些过时的管制措施,放开企业手脚,促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从而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才能重整市场信心。那样导致的GDP增长率触底回升才会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沈凌,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现执教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