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科学家再掀“海归潮”

2025-03-30 14:25:1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联合早报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原核物理学家刘畅、美国俄勒冈大学原数学教授林华新、英国剑桥大学原物理学家贠国霖 、美国康宁公司原光学研究员占涵宇……媒体本月来接连曝光四名顶尖科学家回到中国任职的消息,使得华人科学家“海归潮”再受关注。

报道梳理发现,去年以来至少有17名顶尖科学家从海外回到中国,他们多数来自数学和物理学领域,例如被誉为“纳米发电机之父”的物理学家王中林、被视为华人中最可能获得“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数学家孙崧等。

这些“海归”学者加入的机构,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传统顶尖学府,也包括一些近年来新成立的研究机构和院校。

以2018年设立的西湖大学为例,这所位于浙江杭州的民办研究型大学,去年接连吸引三名海外顶尖科学家任职,包括法国巴黎西岱大学原数学系教授陈华一,曾任美国贝勒医学院解剖教学中心主任的张晓明,以及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任教20年的数学家汪徐家。

本月返华的数学家林华新,加入的则是2023年11月刚成立的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SIMIS)。这家新型研究机构由上海市政府、杨浦区和复旦大学共同支持设立,由著名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担任理事长,目标是打造集基础研究、人才集聚与培养为一体的基础科学与交叉学科研究平台。

SIMIS成立还不到一年半,已吸引多名顶尖数学家加盟,包括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20多年的刘克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课程助理教授骆明辉受访时分析,越来越多中国学者选择海归,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为招募顶尖科学家,在薪酬、补助和实验室等方面推出更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另一方面则与华人科学家在海外受针对的危机感加重有关。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投入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自2020年以来增长近40倍。去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6600亿新元),同比增加8.3%,高于同期5%的整体经济增速。目前研发经费总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上述海归学者中,超过75%都是从美国返华。这既是因为在美中国学者人数众多,也可能与近年来美国加码打压华人学者有关。

美国总统川普首个任期内推出“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以“打击经济间谍”和“打击窃取知识产权”为由,针对华人科学家和与中国有合作关系的科研人员进行系统性调查。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中心教授谢宇、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教授林希虹等学者统计显示,“中国行动计划”推出的2018年里,就有1062名研究者离开美国科研机构,回到中国工作。此后三年间,离美返华的华人科学家达到3878人。

“中国行动计划”推行期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也对大量亚裔科学家展开类似调查。美国《科学》期刊2023年发表的调查报道显示,NIH要求协助调查的246名科学家中,81%是亚裔,有103人因此失去工作。

美国司法部2022年2月终止“中国行动计划”,但华裔学者中的寒蝉效应仍在持续。随着川普重返白宫,关于“中国行动计划”重启的顾虑再度升温。

在美国西北大学任教长达20年的华裔女科学家吴瑛去年7月自尽身亡。过后有报道指吴瑛生前因被NIH调查,导致实验室关闭、科研权遭剥夺,对其研究生涯造成毁灭性打击。

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任教30多年的神经科学家付向东,也因接受NIH调查,在2022年12月被迫离职。付向东2023年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开设RNA生物学与再生医学实验室。

此外,去年7月加入中国首都医科大学的知名癌症科学家孙少聪,据报也因受美国政府调查,于2022年被免职。孙少聪此前担任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系副主任。

丘成桐也在2022年离开生活了50年的美国,赴北京清华大学任全职讲席教授。他去年12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去10年,美国政府对中国科学家表现出严重歧视,这些科学家除了离开美国别无选择,因为研究环境中必须提供支持,他们才能展现出最佳工作状态。

“海归”学者加入的机构,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传统顶尖学府,也包括一些近年来新成立的研究机构和院校。图为北京大学校园内3月25日鲜花盛放,绿柳抽枝,春意浓浓。 (新华社)

丘成桐警告,这种人才外流对美国来说是不幸的,因为这将削弱其研究能力。

深圳东壁科技数据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顶尖科技人才数量从2020年的1万8805人增至2024年的3万2511人,全球占比从17%上升至28%。相比之下,美国顶尖科学家数量则从2020年的3万6599人降至去年的3万1781人,全球占比从33%降至27%。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同期发微博称,这波海归潮对中国科学界是“难得一见的人才招纳大机遇”,一定要用好这批从美国回来的英才,对他们给予信任,提供放手一搏的条件,“要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感觉‘回国回对了’,让仍然在美国有所犹豫的高水平华裔科学家产生羡慕”。

骆明辉研判,华人科学家“海归潮”短期内不会对美国造成太大影响,因为美国科研生态体系仍然位居全球前列。“不过,这个地位需要积极维护。如果目前的‘人才反向流失’趋势继续,肯定会对中美科技竞争产生一定影响。”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希特勒二戰幸存活了20年生2女? 阿根廷震撼解密納粹檔案
  2. FBI突袭华人教授住宅 校方解聘:他已接受海外教职
  3. 朝鲜10大禁忌,令人不可思议
  4. 这4种行为最积阴德 你做过几件?
  5. 中国"金属风暴"超高速防空机枪45万发/分钟 火力远超美军
  6. 预言证实天下大势皆有定数
  7. 没人买账,川普动怒
  8. 10万亿中央转移支付,是如何进行分配的?
  9. 92岁老翁完成第30次罗马马拉松比赛
  10. FBI搜查王晓峰教授的家
  11. 观纪录片《国有器官》 费城华人深感震撼
  12. 维持甜蜜关系!川普再度"示爱"金正恩:我会联系他
  13. 中国足球圈再传丑闻 女子实名举报知名博主
  14. 孟加拉投向中国怀抱?临时领袖指访中达成21亿协议
  15. 台国史馆公开第5批两蒋日记 记载西安事变
  16. “Wi-Fi”被关,3兄妹持刀砍妈
  17. 美媒曝 原来美国不止对乌军援 普京最后还是明白了
  18. 川普4月2日在玫瑰园宣布对等关税政策
  19. 【时事金扫描】DOGE三板斧 马斯克惊天大棋
  20. AI脑机介面突破:让瘫痪患者“开口说话”
  21. 中共又对台湾发动联合演训 台湾各方回应了
  22. 绝世佳人和江浙名菜——西施豆腐羹
  23. 白宫:川普将于4月2日决定最终关税政策
  24. 重振制造业 美议员敦促川普调整对华贸易关系
  25. 川普对普京"失去耐心"!芬兰总统曝内幕:他很挫败
  26. 美军“死神”无人机,又被击落了
  27. 美军方发出清晰信号 两大力量联手镇中共
  28. 勒庞获罪,被禁止参选总统!法国政坛巨震
  29. 想要更健康,每天早上做这3件事
  30. 一个朋友的事儿
  31. 卢比奥:美国将17名恐怖帮派成员遣送萨尔瓦多
  32. 赵露思录节目突呆滞失神 脑雾反应片段遭删
  33. 分析:美日展示团结威慑中共 为台海危机备战
  34. 台湾名列东亚最幸福国家 一起吃饭是原因?
  35. 被困9个月,2太空人坦言:自己也有责任
  36. 南北朝北齐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残酷杀戮的政权更替
  37. 【百年真相】中共贪官众多 藏钱花样百出
  38. 九十九岁一生反共的国民党抗战老兵杨濬彦(上)
  39. 【翻墙必看】中国经济断崖式衰退 民众挣扎
  40. 邓小平面前万里插话:民主才是最高权威
  41. 【唐青看时事】华裔教授为何被FBI搜家
  42. 中共军演剑指台湾?学者揭真正目标是“它”
  43. 组图:美国华府樱花盛放 梦幻花海醉游人
  44. 小米SU7电动车起火 安徽3名女大学生被活活烧死
  45. 朝鲜10大禁忌令人不可思议 4大学生因一句话下场惨
  46. 布鲁克林公寓爆枪击案
  47. 北京欢迎你,司法局的了不起?
  48. 民俗惯例 这些人不适合清明节时前往扫墓
  49. 中共在台海周边军演 台国防部启动应变机制
  50. 前中共国安部副部长董经纬遭美制裁
  51. 重大转向!美“战略轴心”加快向亚洲转移 瞄准中国
  52. 美国人民的撕裂,已超过正常制衡和博弈
  53. 不在沉默中爆发
  54. 4月1日来了 记得遵守“愚人节”2个规则
  55. 华裔教授被抄家:研究领域高度敏感 曾获政府$2300万资助
  56. 北京上海等地肿瘤医院爆满 陆民质问:是谁害的?
  57. 亚亚后另2陆配网红被逐 1人回成都 官方:不走强制出境
  58. 什么是中条山?
  59. 香港顶尖大学录取背后的游戏规则
  60. 大陆年化利率跌破3%的消费贷被紧急叫停 引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