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学科调整,文科该有何种使命?

2025-04-14 18:25:1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中国科学报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教育体系及其学科布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在本专栏2024年10月15日刊发的《哈佛大学人文学科正经历“关停并转”》一文中,我专门讨论了为何在哈佛大学这样的美国顶尖高校,某些传统文科仍摆脱不了被裁撤的命运。应该说,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中国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也在进行新的学科调整,并且出现了“重理轻文”的趋势。

这种趋势不仅涉及课程设置变化,更涉及文科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变化。在AI迅速渗透的今天,该趋势尤为显著。然而,在科技与人文快速碰撞的时代,文科的重要性不能被低估。随着学科调整的深入,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文科的价值和未来,尤其是在AI时代,如何保持其独特性与核心价值,如何推动文科教育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更需要我们给出正确答案。

郭英剑

学科调整与重理轻文:

“双一流”大学的困境与挑战

近年来,国内高校学科正进行一场重新布局,其中一个重要趋势是某些以文科见长的名校,其学科调整明显倾向于加强理工学科、削减文科,这一点在“双一流”高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该趋势意味着传统的文科比重将逐步缩减,理工类专业将获得更多资源和关注。这是当下“双一流”大学面临的巨大困境与严峻挑战。

该趋势的原因与内在逻辑是可以理解的。

首先,源自国家战略与科技发展需求的推动。我国目前正处于实现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国家对AI、生物工程等领域的需求促使高校加大理工科投入。在此背景下,理工类学科显得尤为重要,许多高校为了适应这一方向,选择在资源分配上向理工科倾斜。这种趋势并非我国独有,全球许多国家都在加强理工科的投入。

其次,源自市场需求与社会发展的驱动。随着信息时代到来,社会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AI、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革新和就业市场需求,促使高校不得不在学科布局上做出调整。AI产业的爆发式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推进,让理工科专业的吸引力远超文科。比如,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潮流的涌动,越来越多的企业、政府机构需要技术型人才,这为理工科学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文科专业学生则面临着更多挑战,许多传统行业对文科的需求呈下降趋势。

最后,源自人文学科的长期困境。这种困境不仅是资金和资源的缺乏,更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人文学科价值的低估及对其存在意义的质疑。近年来,许多人认为文科所培养的人才“就业难、用人少”,这种误解导致对其资源的削减。部分学校开始将重点转向技术性和职业导向的学科,而文科则被视为“非实用”学科。

文科在学科调整中的困境还表现在学术圈内。许多高校的布局与研究经费更多倾向于支持与科技、工程、医学等学科相关的专业和项目,而对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支持相对薄弱。这一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许多大学正逐步调整研究重点,转向更具科技前瞻性的学科。

有人说,尽管文科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文化遗产与历史深度,但其现代功能未得到充分展现。但我认为,相较于就业功能,文科的核心价值更体现在对人类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反思,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宽容和理解上,其核心作用是培养能全面理解和应对社会挑战的创新性人才,在AI技术和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这一点愈加重要。

重塑文科的核心价值:

文化自信与全球知识体系的对接

在AI技术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文科的核心价值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但正是时代的变革,使文科有了更多机会,可以重新审视并重塑其在全球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我认为,在这场学科调整的浪潮中,文科不仅是文化传统的守护者,更是未来社会的价值引领者。通过深度融合文化自信与全球知识体系的对接,文科教育能够在AI时代找到新的定位和使命。

首先,文化自信应实现从传统文化到现代创新的跨越。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展现文化底蕴与活力的重要标志。在AI时代,文科教育必须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尤其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文化自信不仅是对本国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更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关键。

在我国,文科教育长期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无论是对古代哲学思想的学习,还是对历史经典的诠释,文科一直是传笛棠化精髓的载体。但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再只是对古代经典的尊重和阅读,更是要在当代社会对其进行再创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比如,在传统文学的教学中,文科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论语》、唐诗宋词等经典文献,更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如何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如何从中汲取对社会道德、国家治理和人际关系的启示。AI的引入为此过程提供了新范式。人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语料库工具,使学生更精准地理解经典文献的语言特征和历史背景,探索文本的深层次含义。

文化自信的内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包括对现代文化的创新。当今,AI不仅是工具,更是文化创新的助推器。文科教育应鼓励学生通过AI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解读和再创造。例如,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文化遗产、体验历史事件,创新性地重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其次,全球知识体系的对接是跨文化交流与多元思想的碰撞。全球化为文科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也对传统文科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科不再是单纯的学术知识积累,还承载着跨文化交流与全球合作的使命。在此过程中,如何将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全球知识体系进行有效对接,成为当前文科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全球化使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变得愈加频繁。文科教育必须在全球化背景下找到自身位置,既要坚持文化自信,又要与其他文化进行深度对话与交流。例如,在英语文学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关注西方文学经典的同时,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其他文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非西方文化中的文学创作。这种跨文化对比和学习能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世界,拓宽全球视野、提升跨文化理解能力。

全球化背景下,文科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想的碰撞和融合。现代文科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AI时代,跨学科的融合更为重要,文科教育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尤其是与科技类学科的结合。

比如,历史学的研究不再只依赖文献阅读和考古分析,AI技术使研究者能通过大数据寻找历史事件间的关系,解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互动。文学批评也不再只是静态的文本分析,AI能从语义、结构、情感等多维度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这种跨学科的合作和多元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在面对全球化、数字化和多元文化时更具适应力和创新能力。

AI时代文科的创新使命:

知识的全球共享与中国智慧的输出

新一轮学科调整中,文科不仅是学术和知识的传承,更应在以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文科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承历史与文化,还要在新的科技背景下,反思人类与技术的关系,特别是在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持人类的独立性、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文科不应只依赖传统的教育方法,而应与技术结合,培养能跨越学科壁垒、理解并应对复杂社会问题的人才。

其次,未来的学科设置应更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在对传统文学、历史或哲学进行单纯研究之外,文科更要与理工科和社会科学结合,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学科的视野理解世界。AI时代,学科的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文科的“跨界”能力将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最后,在全球化进程中,文科的作用尤为关键。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文化根基,还能培养其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能力。在全球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如何通过文科教育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智慧,是未来文科教育不可回避的课题。

然而,在AI时代,文科教育不仅要找到新定位与发展路径,更要承担知识输出和文化传播的使命。这项使命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是走向全球共享的知识创新。AI为文科教育提供了全球知识共享的新机遇。通过数字化平台、在线教育和开放式课程,世界各地的学生和学者能更方便地共享知识、进行跨文化学习。例如,学者可以通过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解读,从而提升全球学术界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认知与理解。

二是让中国智慧在全球传播。中国的文化思想的全球传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崛起,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在此过程中,文科教育应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并将其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创新性地传播中国思想和价值观。AI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将中国历史文化、哲学思想和社会价值传递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独特智慧和社会经验。

无可否认,AI时代给文科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科教育需要在保持其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重塑其核心目标。通过人文精神与科技创新的双重驱动,文科教育将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全球责任感的未来公民。在未来的文科教育中,科技不仅是工具,更是教育创新的动力源泉,我们需要找到技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平衡点,在AI时代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彭立发再现 成都天桥惊现抗共标语
  2. 7万字判决,两句话说理
  3. 川普:"这三人"要为俄乌战争负责,害数百万人丢命
  4. 摆脱中国稀土,马斯克有重大突破
  5. 川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理念认同率大幅上升
  6. 川普关税政策大转弯,白宫团队似乎上演"权力游戏"
  7.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8. 辽宁碧桂园工地土方坍塌 3名工人遇难
  9. 23俄士兵击落UFO瞬间被石化 CIA解密档案网络热传
  10. 川普关税“并发症”:美通胀预期飙升至40年高位
  11. 中国企业集体出手
  12. 【中国禁闻】习处境艰难 三大政治危机齐发
  13. 中共最新公文出现“惊人变化” 习近平地位岌岌可危
  14. 大陆婴儿被强摘肾脏?“4大疑点”曝光细思极恐
  15. 饮食补钙 运动强骨 从今天开始存“骨本”
  16. “下馆子”后特别口渴?这锅不该由味精来背
  17. 美中贸易战升温 全球银行下调中国GDP增长预期
  18. 超尴尬,万斯失手了
  19. “在中国无法买地”中国人爆买日本房产
  20. 传上海两家知名大医院裁员30% 网络炸锅
  21. 五家美企对川普政府提起联合诉讼
  22. 川普政府挨告!5家美企控"总统越权"要求阻止关税
  23. 成龙搂美女合影,白发胡子抢镜
  24. 习访马如临大敌,传自带防弹车
  25. 为什么说中国可能给欧洲带来经济灾难?
  26. 【翻墙必看】外贸订单崩盘 贸易战难落幕
  27. 多少中国人死在乌克兰?爆中共对俄乌战场恐怖战术!
  28. “中国生意没有停”,实地探访关税战下的越南
  29. “彭载舟”再现?传成都高架桥悬挂反共横幅
  30. 中国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进入“1时代”
  31. 指控中企试图破坏 英国将钢厂紧急国有化
  32. AI时代学科调整,文科该有何种使命?
  33. 中国战俘指称俄说谎 呼吁同胞勿参与俄乌战争
  34. 成都天桥惊现三条民主横幅,匿名者呼吁民主改革
  35. 泽伦斯基再杠上范斯!轰“为普京侵乌暴行开脱”
  36. 小川普和劳拉‧川普与塞勒姆传媒集团签协议
  37. 承乱世而创盛世:中国历史上最卓越的四位皇帝
  38. 英伟达宣布:在美国建设价值$5000亿AI基础设施
  39. 斗牛犬咬死贵宾狗,主人带犬逃离
  40. 哈佛拒调整政策 川普政府冻结22亿美元拨款
  41. 《看中国》隆重推出荣誉会员专刊第116期
  42. 网络间谍:中国悬赏捉拿美国国安局“特工”
  43. 美FCC主席:美中科技竞争 欧洲须做出选择
  44. 【军事情报局】乌克兰空军F16如何被击落的
  45. 多次精准布局,川普圈内人炒股大赚
  46. 4.25中南海和平上访26周年 纽约法轮功学员4月19日游行集会
  47. 美国客户急电: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48. 川普对华关税声明“他们需要我们的钱”
  49. 习近平出访,中共智囊罕见批评外交
  50. OpenAI发布GPT-4.1,性能暴涨
  51. CVPR 2025新研究:单图直出CAD工程文件
  52. 民调:愈来愈多美国人认同川普MAGA运动
  53. 美司令曝台海开战恐怖后果!50万人恐绝望死…
  54. 贾静雯老公隐瞒行程去澳门
  55. 日本以加息换关税让步
  56. 报税4/15最后一天,3方法可申请延期
  57. 大陆国内航线票价“大跳水” 最高降幅80%
  58. 瑞银下调中国GDP增长 料其对美出口大幅下降
  59. 两名中国公民在意大利遭枪杀
  60. 纽森发宣传片:是华盛顿在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