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的真相,扎心到你想哭
2025-02-04 03:25:1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麦叔研究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名字一听就高大上,排名也漂亮,妥妥的亚洲顶流。于是,大批中国家长趋之若鹜,砸锅卖铁也要送娃去镀金。
仿佛只要孩子一只脚踏上新加坡的土地,就能立刻化身金融精英、科技新贵。
呵呵,醒醒吧!你以为留学是买了张门票就能上天?醒醒吧,很多人连地铁都上不去!
我,舒婷,人送外号“毒舒”,最看不惯这种“留学迷信”。今天就来扒一扒新加坡留学的真相,那些留学机构不会告诉你的事儿,我今天都给你抖搂出来。
先说说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官方宣传词是“实践为导向”,听起来很fancy,但说白了就是“技校思维”。
别误会,我不是贬低职业教育,只是想提醒你:新加坡的大学更注重实用技能,而不是培养学术大师。如果你娃是搞科研的料,那来新加坡纯属浪费天赋。
当然,如果你娃只想找个好工作,那新加坡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这里失业率低,就业市场也相对稳定。
但问题是,竞争也异常激烈!你以为就你家孩子聪明?全世界都想来新加坡分一杯羹!
我曾经有个学生,Wendy,国内985毕业,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金融硕士。背景不错吧?结果被拒了!
原因?实习经历不够“local”。你看看,人家要的是能立刻上手干活的“螺丝钉”,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理论家”。
来说说新加坡的两大名校:NUS和NTU。这两所学校的优势专业都集中在工程、计算机、商科等实用性强的领域。
QS排名也确实亮眼,常年霸占亚洲前二。
但排名高就一定好吗?我再给你泼盆冷水:排名这玩意儿,看看就好,别太当真。
排名机构的评价标准五花八门,有些指标甚至很荒谬。与其纠结排名,不如看看学校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科研资源是否真的适合你娃。
NUS,新加坡国立大学,号称“立足亚洲,放眼世界”。
听起来很国际化,但实际上,大部分教授还是新加坡本地人,研究方向也偏向亚洲问题。如果你娃想研究欧美文化,那来NUS可能不太合适。
NTU,南洋理工大学,主打“年轻”、“研究密集型”。又是几个漂亮的标签。但“年轻”就意味着底蕴不足,“研究密集型”也不代表科研水平就一定高。我见过不少NTU的毕业生,科研能力平平,也就比“码农”强点有限。
再说说申请难度。这两所学校的录取门槛确实不低,但也不是高不可攀。
我今年就帮两个学生拿到了offer,一个英本背景,一个211背景。英本那个,L同学,我还帮他拿到了帝国理工的offer,家长激动得差点给我送锦旗。
所以,别被所谓的“高难度”吓倒。只要你娃足够优秀,加上专业的申请指导,完全有可能拿到梦寐以求的offer。
与其病急乱投医,不如找个靠谱的留学规划师,少走弯路,省时省力。
很多家长纠结:英国、香港、新加坡,到底该选哪个?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适合你娃的答案。
先说说留学费用。
英国最贵,一年下来50万人民币打底。香港和新加坡相对便宜,但也得30万左右。
所以,家里没矿的,就别来凑热闹了。留学是奢侈品,不是必需品;镀金不够,还得会打铁。
再说说就业。新加坡的就业市场主要面向东南亚,如果你娃想留在当地工作,最好提前学习一些东南亚国家的语言和文化。
香港的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金融、商贸等领域,竞争非常激烈。英国的就业市场相对开放,但“脱欧”之后,签证政策收紧,留英难度加大。
最后说说回国福利。
英港新三地的留学生回国后都能享受各种优惠政策,比如落户、购车、创业补贴等等。
但这些政策也并非一成不变,随时可能调整。与其指望政策红利,不如提升自身实力,这才是硬道理。
我有个学生,钱晓暖,家里条件不错,一心想去英国留学。但她英语水平一般,学术能力也比较弱。
我劝她慎重考虑,但她父母坚持要送她出去“镀金”。结果,钱晓暖在英国混了两年,啥也没学到,最后灰溜溜地回国了。
所以,留学不是万能药,更不是花钱买身份的捷径。
与其盲目追逐“名校光环”,不如根据自身情况,理性选择留学目的地和专业。别让留学变成一场“烧钱游戏”,更别让孩子成为“镀金”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