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提出新计划,中方直接拒绝
2025-04-18 12:25:2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兵器志
为了稳固在中亚的利益以及打破西方制裁带来的经济孤立,俄罗斯使出了新的“大招”——通过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天然气,但这一计划遭到中方拒绝,听到理由后,俄方也沉默了。
(普京政府提出新的管道建设计划,中国驻俄大使称其不现实)
1、俄提出布局哈萨克,意图巩固中亚利益
表面上看,能源管道绕到哈萨克斯坦方案似乎最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它不仅可以加深俄哈两国间的经济联系,还能够让俄罗斯稳坐中亚资源输出的“桥头堡”。
为什么会有这种需求呢?
从俄乌冲突中可以找到答案,俄罗斯在与西方关系冷却的同时,急需寻找新的出路,而巩固中亚正是上策。但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尽管哈萨克斯坦方案看似稳妥,但俄罗斯之所以舍弃更为直接的蒙古国通道,选择绕一大圈,通过哈萨克斯坦实现天然气输送,背后另有隐情。原来,蒙古国最近和西方国家走得很近,让俄罗斯心生警惕。
(俄方认为,管道铺设到哈萨克斯坦,要保险的多)
蒙古国一直以来推崇所谓的“第三邻国政策”,也就是在中俄夹缝中,试图拉拢西方。这包括与美国展开稀土开发合作以及签署新的开放天空协议等。显然,蒙古国的这些举动让莫斯科感受到了一丝不安,他们害怕未来如果管道选择途经蒙古国,可能会因为外交因素出现不可控的问题。
2、中方婉拒了普京提议,理由很充分
不过,对于这个计划,中国的态度极为谨慎。毕竟,中亚到中国的天然气通道已经是满负荷运转状态,任何新的动向都必须慎之又慎。当前中哈之间已有的天然气管道,从土库曼斯坦出发,经哈萨克斯坦进入新疆,这条线路的设计年输气量高达550亿立方米,自然不再具备更多的输送余地。说白了就是,此路已满,难以塞进新的“乘客”。
而今要谈的是,按照俄方给出的设想,新建管道将每年向中国供应3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经济合作。
(能源管道绕到哈萨克斯坦,成本问题不能被忽视)
然而,对于中国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新建一条这样的管道成本实在太高,并且工程庞大复杂,涉及到的地缘政治风险无法忽视。不仅如此,中国对于能源安全的考虑也使得其对单一国家的过度依赖保持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一管道进一步巩固与中国的能源合作关系,但从中国的立场出发,选择上却显得有所不同。
中国驻俄大使在这次论坛上公开表示俄罗斯的提议“不现实”,背后意图即在表明,中国不会盲目跟随任何方案,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最有利的决策。于是乎,中方对于俄罗斯绕道哈萨克斯坦这一提案的“婉拒”,不失为一种理智选择。
(中国能源运输动脉,不能成为外部势力试图制裁中国的“刀子”)
3、不稳定的中蒙关系,仍是一个风险
任何一个跨国能源项目的成功,依赖于参与国家间的稳定关系。对于中国而言,如果选择穿越蒙古的路线,就必须面对可能出现的政治风险。
在中俄关系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假若蒙古国在未来政策上发生变化,对项目实施构成威胁,那将给中俄能源合作添上不确定的阴影。不过,大国外交也是建立在利益至上的,中俄管道过境蒙古,他们照样有得赚。
巨额的过境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及未来从管道运营中获得的利益,都是该国无法拒绝的诱惑。
从长远看,中俄第二天然气管道项目若能成功,将不仅助力两国经济发展,也能在极端不确定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提供一费倘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