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军事】歼-36遇到F-47将会如何
2025-03-27 15:25:3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在几个月的停顿之后,五角大楼终于确定了第六代战斗机的发展方向。对于承担对抗中共使命的F-47来说,这一切来得正是时候。中共似乎也一直在投资新一代战斗机,并于去年年底试飞了两种不同型号的原型机,社交媒体普遍将它们称为第六代的歼-36和歼-50战斗机(暂且这么称呼)。这些飞机是不是第六代飞机还严重存疑,但可以肯定,这是中美争夺空中霸主地位的最大规模竞争。
就在美国宣布第六代战斗机F-47后不久,中共的下一代战斗机歼-36第三次被目击。3月25日社交媒体流传的视频显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的歼-36正在进行测试飞行,它降落在该公司位于四川成都的试飞基地。
这让人不禁希望对这两种处在风口浪尖的、属于两个对立阵营的最先进的飞机进行对比。由于详细信息的严重稀缺,很难在技术层面做出准确判断,但从已经观察到的蛛丝马迹还是可以给出一些有说服力的大致的猜测。
五角大楼一直在观察在空战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有信心确保对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战斗机计划的历史性投资能够使美军保持领先地位。川普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F-47相提并论。美国空军则表示,F-47将能够击败最强的对手,并在最危险的威胁环境中作战。美国的官方态度似乎已经定位了歼-36、歼-50与F-47的差距。
首先,从发展模式看就已经拉开了距离。
由于技术资源和工业基础的限制,中共的重大军工项目发展基本上仍然基于计划经济的模式,习惯性地沿袭军工企业的历史经验和特长。比如渖阳飞机工业集团(沈飞)是歼-8和歼-8II的制造商,而同一时代较小的歼-7系列飞机则是由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成飞)制造,这二者之间没有竞争关系。此后,沈飞主要生产由苏-27演变而来的歼-11、歼-16,以及舰载机歼-15和仍在难产中的歼-31。而成飞则专注于轻型战斗机歼-10和后来的歼-20。
直到最近出现的两种进入飞行测试阶段的所谓第六代飞机,即成飞体型较大的歼-36和沈飞像玩具一样的歼-50,从外形上看就可以知道,这是完全不同用途的两种飞机,它们并不是竞争第六代战斗机的二选一的竞争关系。在整个过程中,从各自最初的项目论证、初始设计、原型机制造和测试到生产定型,两个公司的发展路线都互不相干。即使在原始的方案论证阶段会有一些讨论,但双方早已形成默契,不会抢对方的蛋糕,因此也不存在竞争关系。中国的两大飞机制造公司相安无事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今天。
相比之下,美国的重大项目发展计划通常由两个或三个公司参加竞争,并且这个竞争阶段一直持续到完成验证机试飞和评估,经过充分的对比论证后才会决定最终由谁主导项目的发展,这个过程也许是若干年的时间。当然,从第六代飞机开始,由于采用更彻底的计算机设计方法,验证机的设计、制造已经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了。
从中美重大项目发展的决策过程,人们很容易判断,谁的产品更有说服力。
体型庞大的歼-36,采用三角翼无尾气动布局,似乎是在追求更好的隐身性能。它采用罕见的三发(发动机)设计,这意味着至少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单台发动机的动力不足;二是它将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携带更多的燃油,其结果要么减少载弹量、要么缩短航程。
如果说臃肿的形体可以解决航程和载弹量的问题,那么它又会导致另外一些后果,就是可能牺牲隐身性能和机动性,飞行速度也会受到影响,这可能使其容易成为目标被发现和瞄准。
从观察到的歼-36的各种信息判断,它不像是一款为了争夺空中优势而生的高性能战斗机,而更像是一款主要用于对地或对海攻击的歼击轰炸机。这与中共的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也非常一致。中共可能希望歼-36能够不被注意地远距离飞行,针对西太平洋广阔空间的海上目标实施打击,而不是专注于空战。
至于体型较小的歼-50,采用了翼身融合的类似大后掠梯形翼和无垂尾设计。相比之下,它可能更接近追求良好敏捷性的战斗机设计。然而,并不是所有无尾翼设计的飞机都是第六代飞机,因为定义第六代飞机更主要的属性不在于气动布局,还有空前的隐身性能、先进动力系统、态势感知能力、网络化信息流、智能武器、联合作战能力、协同战斗机(CCA)无人机等。
中共战斗机设计的另一个巨大疑点就是联合作战能力。在中共战斗机发展中一直注重追求单机飞行性能。这种过时的理念反映在歼-20的设计中,它是第五代飞机中唯一采用鸭式布局的飞机,除了动力不足的原因之外,也是追求机动性的结果,它使本来就不高的隐身性能大打折扣。这也反映了歼-20的作战方式,很可能是依靠自身能力单打独斗,而不是在联合战场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协同作战。
建立联合指挥控制系统并非易事。美国也是从F-35开始,经过数十年时间,直到最近才刚刚找到解决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系统兼妊淌题的方法和技术途径。但美国各军兵种自己的战场指挥控制系统发展和成熟的时间要早得多。
至少到目前为止,人们尚未在中共的军事演习或重大成果的宣传中,看到中共军队拥有类似美军战场信息系统或多域联合作战的能力。
与中共的第六代飞机相比,F-47最原始的设计动机就是夺取制空权。F-47的目标非常明确,它将穿透中共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筑起的“围墙”,在西太平洋与中共的高端冲突中跨越大尺度空间,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作战区域建立无可争议的空中优势。
中共花了数十年时间发展飞机、电子战、远程导弹和无人机,就是为了建立防御“围墙”,将美军挡在太平洋深处。F-47被称为穿透型战斗机,它的任务就是将武器发射到中共军队筑起的“围墙”之内,并将其摧毁。
从F-47的气动布局可以看到为获得更好的隐身性能所作的努力,驾驶舱和机身的无过渡融合、机翼后掠角的戏剧性处理、用先进复合材料取代主体结构的金属构件而不仅仅是表面部件和涂层,以及发动机尾喷口的隐秘设计,都体现出降低雷达可观测性的努力。
川普说F-47的性能数字前所未有,他指的是在隐身试验场上作战评估所验证的隐身特征,这也是波音公司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F-47在敌人火控雷达上的目标特征极为微小,结合各种战术,它很难被瞄准。全程隐身是确保F-47能够穿透中共防御的最重要能力之一。
将2马赫的速度、隐身和续航能力综合到一起,得益于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美国空军十多年来一直在投资先进的推进系统,以获得非常紧凑的尺寸内产生的惊人动力。新技术可实现在不开加力的超音速飞行和高效的巡航模式的情况下,使F-47有可能在智能无人加油机的协助下,实现跨越太平洋的远距离作战。
F-47可以与多达五架协作战斗无人机一起作战,这些无人机可以在F-47前方数百公里处与敌人交战。未来这些战斗无人机很可能将携带美国最新型的AIM-260远距空对空导弹,它的射程可达到300公里。这很可能意味着,以一架F-47为核心的作战单元,交战距离将远远超过500公里。这个距离已经超出一架战斗机本身的感知和攻击范围,这就是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和智能武器发挥的作用。
如果一架中共歼-36进入F-47的攻击范围,它很可能在莫名其妙的惊愕中被击落,它甚至连与F-47遭遇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