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车祸中的责任黑洞
2025-04-02 23:25:1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网易新闻
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28秒,一辆开启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小米SU7汽车在高速公路撞击水泥护栏。车载系统记录的时间轴精确到毫秒级,完整呈现了从技术依赖到系统崩溃的11分钟:从NOA激活时的116km/h速度,到多次预警被忽视,最终在驾驶员接管后2秒内发生碰撞。这场事故显示了当辅助系统被滥用后有多可怕的后果!
官方数据:
3月29日 22:27:17 NOA激活,车速116km/h
3月29日 22:28:17 轻度分心报警
3月29日 22:36:48 NOA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
3月29日 22:44:24 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3月29日 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
3月29日 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
3月29日 22:44:26-28之间 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3月29日 22:44:28 车端Ecall触发
3月29日 22:44:39 车端Ecall接通,确认事故发生,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3月29日 22:45:06 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驾驶
3月29日 22:47:15 调配120成功 3月29日 约23时许 120抵达现场
事故时间轴显示,NOA系统在22:28:17触发轻度分心报警,此时距系统激活仅过去1分钟。按照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标准,L2级辅助驾驶要求驾驶员全程监控环境,但涉事车辆数据显示,从22:28:17到22:44:24的16分钟内,驾驶员未对方向盘施加任何扭矩。
更触目惊心的是,当NOA在22:44:24发出“请注意前方障碍”的预警并自主减速时,驾驶员的制动踏板开度在1秒内从31%增至38%,叠加向左22度的急转操作。
这整体的事故时间轴揭示了司机对智能驾驶系统的错误使用。NOA在16分钟内连续触发分心报警、脱手预警、障碍提示三级警报,按照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这已是系统设计的完整防御链条。但数据表明,驾驶员在22:36:48收到“请手握方向盘”提示后,反而在后续8分钟内完全放弃操控。。。
这里不得不引人思考,这8分钟内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提示要“请手握方向盘”但是却被司机无视???
另外涉事车辆在22:44:24发出减速请求时,系统已将车速从116km/h开始降速,但驾驶员接管后对刹车的制动踏板开度的控制变化为:
在介入时的31%增加到38%。 从这点来看最大的司机介入后的主动操控变化为转角22度,但是减速很有限!从以上数据分析可见,司机的主动介入实际上并没有对事故结果起到正面的影响。而且这里有个疑问是,如果司机不介入,在系统提醒时已经减速,后续的AEB系统是否就能有效减速呢?
“3月29日 22:44:24 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这条记录很重要,显然系统已经侦测到障碍,并且已经开始减速,但是很不幸人工介入后踏板变化很有限。数据分析至此,司机的责任为,分心驾驶,介入操作未起到补救作用。
现在多数舆论攻击的点基本都是无视了司机的责任,把所有的关注点都聚焦在以下几点:
1. 系统给的2秒时间太短。(问题是系统给的持续分心驾驶,要求手放回方向盘的提示被忽略怎么就不提了呢?
2. 车撞了以后起火,车门无法打开要向车企问责。
目前事故报告还没有出来,这里要看具体结果才能判断,这事闹得够大,一般来说都是要接受最高级别的细节问责的,可以等待结果再说。
但是这里要提供一个关于100公里加速撞上坚硬物体后的可能伤害分析:
首先惯性伤害:乘员在0.1秒内从100km/h减速至0,等效于 约280g的加速度(远超人体耐受极限)
头部损伤:即使佩戴安全带,头部可能撞击方向盘或挡风玻璃,颅骨骨折、脑震荡或颅内出血概率极高。
胸部压迫:安全带在极高减速度下可能造成肋骨骨折、心肺器官破裂。
下肢损伤:踏板区变形导致腿部挤压伤,甚至截肢风险。
幸存概率:根据碰撞测试数据,100km/h正面刚性碰撞的致死率接近100%
从这些来伤害可能来看,100公里撞车基本是九死一生。乘客司机不太可能操作任何车内的逃生装置。
事后家属的发言实际上有一定的误导,这起事故,实际上直接责任方有两个:
1. 司机本人长时间脱离方向盘驾驶,无视系统提醒。(驾驶辅助系统肯定有要求用户承诺正确使用,并附带相关免责协议的)
2 修路施工方的标识引导应该是不够的,特别是夜间施工!如果说辅助驾驶系统的侦测范围是200米,
那人在夜间能侦测到的范围是多少米呢?还有在分心驾驶手都不在方向盘上的司机能及时侦测到改道标识么?
车企的责任则是可能与车门无法打开,自燃有关,但是得看事故鉴定报告才能定论。而铺天盖地对车企的指责,其聚焦点已经脱离了对事实的客观评论的角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