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望族、山东琅琊王氏的“6字家规”
2025-04-04 04:26:4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
中华第一望族、山东琅琊王氏的“6字家规”。(示意图/绘图:志清/看中国)
一条神秘的“6字家规”使得山东琅琊王氏家族跨越了许多劫难,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培养出了36个皇后、36个驸马、35个宰相(《二十四史》中有明确记载的),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被称为“中华第一望族”。这条家规是:言宜慢,心宜善。
言宜慢
“言宜慢”,是公元前77年王吉从七品知县调任昌邑王府中担任五品中尉时,从一个老人那里得到的秘笈。
昌邑王刘贺虽然是汉武帝的嫡孙,却荒淫无度喜怒无常,身边聚集的全是一些溜须拍马的小人。在这样险恶的官场中,忧虑的王吉却幸运地遇到了一个指点他走出迷津的老人,送给了他“言宜慢”3个字。凭借着这3个字,他居然渡过了一次次惊险,在官场上获得了很好的声誉,被汉宣帝刘询任命为谏议大夫,成了朝廷重臣。
说话,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特别是年轻人,由于人生经验不足,经常在说话上吃亏。历史上因为说错话而得罪人、甚至付出惨痛代价的人不胜枚举。
言宜慢,就是告诉我们,说话要经过认真思虑再出口,这样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谨慎、稳重和冷静,练就我们成熟大气的人格;其次就是说话语调要舒缓,这样听的人才会感到受尊重、亲切,更舒服顺耳。
心宜善
“心宜善”,是王吉在公元前67年再度经过昌邑时,老人送给他的3个字。
原来,随着官位的升高,王吉出现了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政敌的心理,将政敌整得很惨,害得很苦。比如说,长史赵珞,就因为与王吉政见不和,被王吉恶意弹劾,最后被罢官归乡,不久就郁郁而终。
在老人的劝谏下,王吉痛改前非,不再整人害人,而是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人,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险恶的官场上一生顺利平安。而这个送给王吉六字秘诀的老人,据称就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宰相公孙弘。
心宜善,与人为善,必有福报。心善的人,乐于助人,救人危难。周围的人都愿意与他交往,更愿意帮助他。
《道德经》上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假使你真正无条件绝对地行善,帮助人家,有利于人家,做了一件好事,心境自然非常快乐。那个快乐,不是道理上讲得出来的。
琅琊王氏的代表人物王羲之。(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结语
为何“言宜慢,心宜善”这条家规仅仅6个字却有这么大的神奇力量呢?
年轻时就该“言宜慢”,这样才能深思熟虑少犯错误。人到壮年,心智成熟、实力雄厚,这时该“心宜善”,才能少树敌手,有泱泱长者风范,受人尊崇。
“言宜慢,心宜善”这6个字看似简单平淡,却饱含了古人做人做事的道理,从中我们能看到仁爱之心,进退之道。能做到这六个字,就拥有了成熟大气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