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鲑鱼沾染人类药物 洄游大海更“奋勇直前”
2025-04-12 20:25:3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当幼鲑鱼被水中人类抗焦虑药物污染后,它们更有可能在洄游过程中“奋勇直前”,做出脱离鱼群等冒险行为。
瑞典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涉及一种名为氯巴占的抗焦虑药物,这种药物会污染许多河流,凸显药物对自然的广泛影响。研究人员呼吁加大力度防止药物污染,并要求个人负责妥善处理剩余药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给大西洋幼鲑鱼注射了一剂氯巴占(一种用于治疗癫痫和焦虑症的苯二氮?类药物,常见于废水中),剂量相当于一些鱼类在溪流中自然接触到的剂量。这些幼鱼被放入瑞典达尔河(River Dal)后,研究人员可以追踪它们洄游到波罗的海的活动轨迹。这些幼鲑鱼均是首次洄游至海洋。
“我们让不同组别的鲑鱼幼鱼分别接触不同浓度或不接触任何化学物质,随后发现这种(药物)会影响它们向波罗的海的洄游。”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助理教授、该研究的作者之一迈克尔‧伯特伦(Michael Bertram)博士说道。
与鱼群分离
接触氯巴占后,更多鲑鱼幼鱼能够完成旅程抵达大海,它们在前往大海的途中会更快地穿过沿途的两座水坝。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因为幼鲑鱼的群聚行为减少。
单独的实验室研究证实,氯巴占可以减少群聚行为。但研究人员表示,群聚行为的减少可能会增加个体被捕食的风险。
虽然研究中特意使用了氯巴占,但由于该药物普遍存在于水道中,因此浓度与这些鱼在自然环境中可能接触到的浓度相似。
研究人员在周四(4月10日)发表于《科学》期刊的论文中写道:“这些结果表明,摄入氯巴占可能改变了鲑鱼幼鱼的冒险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摄入于氯巴占的(同种幼鱼)相比,摄入氯巴占的幼鱼在向海域洄游时,可能采取了更具冒险倾向和更孤独的策略。
“我们强调,任何迁徙动态的变化,都可能对受污染种群的生存能力产生长期影响。”
自然界的鲑鱼被人类无意中“下药”
先前的研究表明,药物污染自然环境很普遍,在环境中检测到超过900种药物或由药物衍生的化学物质。
“一项研究发现,药物在各大洲都广泛存在,包括南极洲。”伯特伦博士说。
“这些药物不仅会影响动物的行为,还会影响动物的生存、繁殖、发育和生长。我认为测量动物的行为尤其有用,因为它在极低浓度下就会受到干扰。”他说。
人类身体并不能完全吸收摄入的药物,所以残留药物最终会进入马桶。而且由于污水处理厂通常无法将药物残留物全部过滤掉,这些化合物最终会进入处理过的污水排放地——河流、湖泊和沿海栖息地。
这意味着,生活在这些环境中的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无论好坏,都会接触到人类药物。这些剂量不太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然而,大多数鱼类的体型要小得多,先前的研究表明,这些微剂量化学物质会对它们产生严重的影响。基本上,鱼类服用了药物,也可以说,被人类无意中“下药”。
人类干扰自然的另一种方式
大西洋鲑鱼的一生非同寻常。它们出生在淡水溪流中,幼年时经历了一系列生理变化,最终洄游至咸水海洋,这一过程可能跨越数千英里。在海上生活一年或更长时间后,它们会逆流而上——通常是回到它们出生的那条河里,繁衍下一代鲑鱼。
这种旅途生活充满压力,一路跋涉,在充满捕食者的河流中游动。
该研究另一主要作者、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的研究员杰克‧布兰德(Jack Brand)说,“这些药物可以作为抗压力药物用于人体。”
“你可以想像一下,穿过水电站大坝——那些是装有大型涡轮机的大型水坝——对小鱼来说是一件相当紧张的事情。通常你会发现,许多捕食者也在这些区域附近徘徊。也许这(药物)有助于鱼更快地从压力中恢复过来。”布兰德说。
研究人员担心,服用氯巴占的鱼不太可能成群结队,这是一种反捕食者的反应。因此,即使被“下药”的鲑鱼看起来更擅长在河流中航行,并且在向大海迁徙的过程中不太可能被吃掉,但它们也可能更容易在海上丧命。
虽然尚不清楚氯巴占究竟是如何塑造鲑鱼种群的,但这种药物正在影响一个物种的复杂行为,以及鱼群在数千年平衡的食物网中的关系。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担忧:这是人类干扰自然的另一种方式。而氯巴占只是全球数千种处方药中的一种。
(本文参考了Vox网站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