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失算:北京不是东京

2025-04-20 05:25:1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长安街知事

川普终究没能等来中国的求饶。

4月15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了关于“232”调查的事实清单,称由于中方对美关税反制,中国目前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

仅仅两天,4月17日,连打关税乱拳的川普又表示,他不想继续提高对中国的关税了,因为这可能会使两国之间的贸易陷入停滞。

此前,美国政府对华加征10%、20%的关税时,中国民众和企业还会密切关注、严阵以待。如今加到145%、245%,离谱的数字扭曲了中美贸易问题的严肃性,只会徒增茶余饭后的笑料。

川普到底希望达成什么效果?美国民众是否意识到自己为这场政策买了单?美方试图掩盖的焦虑是什么?川普还有后招吗?美国独立调查记者、《地缘政治经济报告》创始人本·诺顿接受了长安街知事专访。

本·诺顿此前接受采访的照片。摄影:李治宏

北京不会重蹈东京的覆辙

知事:您怎么看待川普这种加征畸高关税,以及朝令夕改税额的做法?川普期望达到什么效果?

诺顿:所谓245%的关税,明显是在虚张声势。川普政府认为美国对中国有很大筹码,但实际情况正相反,这场冲突反而暴露出美国对中国的深度依赖。比如,川普豁免了中国制造的手机、电脑、半导体等电子产品,因为这些是现代经济的基石,而美国目前根本无法在本土生产这些关键产品,中国的经济实力远超美方预期。

川普的反复无常说明了一点:美方其实心里清楚,自己并不真正占优势。这种高调宣传的背后,掩盖的正是对本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焦虑。

此外,川普发起贸易战,是想逼中国签一份对美有利、对中不利的不平等协议,有点类似他设想的“海湖协议”,参考的是1985年美国强迫盟友签署、最终重创日本经济的《广场协议》。但美方这次判断失误了——中国不是当年的日本。中国更独立自主,经济体量也更大,北京不会重蹈东京的覆辙。

川普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14位亿万富翁用关税

把税负转嫁给老百姓

知事:川普政府是否能通过关税实现制造业回流,并复制中国制造的成就?

诺顿:我认为,单靠关税,美国不可能实现再工业化。所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都是依靠明确的产业政策推动的,比如政府在基础设施、教育、培训和科研方面的大规模投入。有限、针对性的关税可以作为保护新兴产业的工具,但必须配合更全面的产业政策使用。而川普的关税策略完全不同——他是全行业一刀切,手段粗暴,更像是一种经济战工具。

这样的关税不但无法推动再工业化,反而会推高美国国内价格,伤害本国经济。真正要重建制造业,美国需要花上数年、甚至数十年建设工厂、培养工人、引进设备、建立供应链。而川普政府不仅没有这方面的规划,反而通过削减财政投入、放松监管,进一步削弱了国家能力,这只会加速去工业化,而不是逆转它。

知事:面对川普挥起的关税大棒,美国民众疯狂囤积中国产品。在美国iOS应用商店电商应用榜上,前三名App均为中国电商,TikTok上大量“来自中国工厂源头好货”的宣传视频爆火,这些反而帮中国制造做了宣传。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美国民众是否意识到自己为这场政策买了单?

诺顿:川普常说外国会为他的关税买单,但这完全不符合事实。实际上,关税是由美国的进口商支付的,最终会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关税本质上是一种消费税,而且是非常不公平的税种,对低收入和工薪阶层打击最大。

川普本人是亿万富翁,他的政府中还有13位亿万富翁。他们推动为富人和大企业减税,却用关税把税负转嫁给普通百姓。

正因如此,美国人才会抢购中国产品,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关税会引发通胀,商品很快就会涨价。很多美国人本来就靠每月工资过活,一旦通胀卷土重来,受影响最严重的就是这些普通家庭。所以这场贸易战的真正受害者,其实是美国的老百姓。

川普正把美国推向孤立

知事:如果各国纷纷效仿美国搞关税报复和单边行动,会对全球发展产生什么影响?您是否担心这次关税行动将加剧美国的通胀压力,甚至导致经济衰退?有没有可能重演上世纪30年代贸易保护主义导致的全球大萧条?

诺顿:川普的关税毫无疑问会推高通胀。美国无法像中国一样制造产品,因为美国根本没有清晰的产业政策,也不具备再工业化的能力。这种激进的贸易战,也大大增加了美国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不过现在的情况与上世纪30年代并不完全一样。当年是各国互相抬高关税,而如今,川普的做法反而可能促使其他国家加快寻找替代方案。几十年来,很多国家一直在呼吁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因为现有体系高度依赖美元、由美国主导。全球南方国家也一直在推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这也是金砖国家的共同目标之一。

川普的贸易战很可能适得其反,把美国推向孤立,反而加快世界向多极化格局转变。

美国对这场贸易战的反噬

几乎没有预案

知事:川普挂在嘴上的“一通电话”始终没有到来,中方决定“不予理会”。据您的观察,川普还能有什么后招吗?

诺顿:美国手里其实没多少牌可打。整体来看,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比中国对美更深。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比如石油、天然气、大豆、玉米等,其实都能够找到替代。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很多产品,比如手机、电脑、半导体等关键电子产品,无法轻易替代,这也是川普为何不得不对这些产品开口子、豁免关税的原因。

虽然中国仍从美国进口一些关键商品,比如高端芯片和飞机零部件,但这几年中国在自主研发芯片、国产民用飞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逐步摆脱了对美依赖。

更重要的是,中国早就在主动推进贸易多元化。如今中国出口在GDP中的占比(19.7%)甚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9.3%),说明经济结构已更加稳健。

中国政府依靠有规划的产业政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而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基本是放任自流,政策混乱,受控于寡头、金主和大企业的利益。正因为缺乏长期战略规划,美国对这场贸易战的反噬几乎没有预案,很可能最终自食其果,反伤本国经济。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传广东街道副书记被访民用锄头砸死 惨烈视频曝光
  2. 上海涌入大量泰国人,被吐槽的景点意外翻红
  3. 知情人士曝黄仁勋两天快闪中国行程 没见梁文锋!
  4. 美国连退两步,对欧洲发出最后警告
  5. 又被北京骗了?瑙鲁从世上最富有国跌落 求生手段曝光
  6. 社交媒体说错一句话,美国F1签证被取消
  7. 与美国关税谈判 传日本拟对两商品做出让步
  8. 日本记者提问中国游客,AI翻译“变骂人”
  9. 美日谈判无果,石破茂给中方写信
  10. 中共否认向俄国提供武器 俄媒“打脸”唱反调
  11. 不愿一生做“韭菜”
  12. 不愿当中美“棋子” 黄仁勋首次学“库克”
  13. 广交会爆冷 企业悲观之情弥漫
  14. 泽连斯基:普京拿人命开玩笑
  15. 复旦退学卖土豆泥,24岁的出格人生
  16. 川普支持率跌至新低,但还是比拜登牛逼
  17. 台商撤离“世界工厂”东莞一夜衰落;400万人走了 东莞沦为空城!
  18. 中国卫星脱轨123天,画面首次公布!
  19. 报告:“中国制造2025”未达预期 还自砸脚
  20. 英国“射频武器”,首次击落无人机群
  21. 白宫新版官网认定实验室泄漏为新冠病毒“真正起源”
  22. 关税战下中企藉TikTok求生?专家:另有内情
  23. 央视公布歼-36是验证型战斗机、并列双座?
  24. 中美全面断供,美国人害怕的还是来了
  25. 普京宣布临时停火之际 俄乌最大规模换囚
  26. 黄圣依晒四美同框
  27. 邹兆龙双鬓发白,多年没夫妻生活
  28. 中印必系回暖 印度称很快重启赴西藏“朝圣之旅”
  29. 民主党领军人会是谁?
  30. 先上一张杜鹃
  31. 订婚强奸案女生:和男方约定过拒绝婚前性行为
  32. 靠冷门进藤校的中国学生,后来都怎样了?
  33. 阚清子透露潜规则:女主需要男主定
  34. 川普与鲍威尔,6次争吵越来越激烈
  35. 北理工46岁副院长出轨24岁男生 细节曝光
  36. 人机共跑马拉松:机器人没事,陪跑的人累坏了
  37. 超百页PPT!男研究生举报称被教授引导发生性关系
  38. 东莞18年老牌出口企业订单尽失 工厂熄火
  39. 北理工大教师师德失范,暂停职务
  40. 哈佛校长犹太裔温文儒雅 俨然“抵抗川普”代言人
  41. 东方集团涉财务造假 中国学者吁别让其跑了
  42. 被介绍来自中国,台湾记者秒回这句话
  43. 胡塞武装称击落一架美军MQ-9无人机
  44. 海南师范大学“零的突破”被“贻笑大方”
  45. 王毅董军首次联手,信号不一般
  46. 从黄仁勋到美国消费者在“突围”关税壁垒
  47. 高盛解读美元大跌:类似“英国脱欧”
  48. 谁最易感染艾滋病?这2类人数量正在增多
  49. 6招减掉内脏脂肪 腰围瘦10cm
  50. 为水管打架,狠男挖出邻居双眼
  51. 美军尝试住“3D打印”拼装营房
  52. 全球财长和央行行长齐聚华盛顿
  53. 王阳明晚年应验少年梦 天意不可违
  54. 中国汽车经销商去年遭遇寒冬 4419家4S店退网
  55. 党媒释习访马念小本画面恶心蔡奇?越南变脸站队美国
  56. 川普关税政策让中国的东南亚邻国陷入两难
  57. 关税战另辟蹊径?中国供商上TikTok“直销” 美国
  58. 蛋白质折叠之谜得到解决
  59. 知情人士称美或承认克里米亚为俄领土 换和平协议
  60. “重庆姐弟坠亡案”生母直播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