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财经媒体人警告:外贸停工潮恐变失业潮
2025-04-23 23:25:5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在美中关税战重压之下,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沿海外贸大省已现停工潮。大陆媒体财经人士警告,停工潮恐将演变成失业潮。中共官方近期急于稳外贸,但其效果令人质疑。
外贸企业停工潮涌 财经大V发警告
目前,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关税累计高达145%。此外,还永久取消了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免税门槛”政策。
随着美国对华关税实施,中国外贸企业的美国定单急降,多地接连传出有外贸工厂停工,集装箱滞留在码头。主要对美销售雪糕机的广东赛凌贸易集团表示已经停产、货物堆满仓库;东莞有着18年出口历史的德鸿电器,也因关税压力宣布放假一个月。
在刚刚结束的春季广交会上,许多出口商反映,来自美国的订单或者延后或者暂停。有深圳医疗仪器制造商表示,六~七成的美国订单消失,短期难觅替代市场,或需裁员。
大陆知名财经大V媒体人、深圳卫视财经主持人陈姝婷近日的文章《出口制造业需要急救》在网络广传。
该文分析表示,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并未如表面数据所示般下降,2018至2024年间,中国对越南出口额从839亿美元升至1,440亿美元,同期越南对美出口额从490亿美元暴增至1,960亿美元,反映中国企业借第三国转口以规避关税的趋势。
受美国高关税影响,现在很多依托美国订单的出口制造业都纷纷进入停工状态。最严重的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但凡做出口美国的贸易商和制造商大多已经停工。有些企业已经接到美国客户通知订单合同暂停,有的被告知取消订单,正在谈判的新订单也纷纷告吹。受波及的企业和员工数量不计其数。那些老板也在观望等待,如果情况无法有所改善的话,最终也只有关门倒闭这一种结局。
文章认为,当前最首要的问题是,“这些老板们能扛多久?”“如果高关税情况无法得到改善,按照不少老板的反馈崩计,可能从6月份开始将会有不少出口制造业企业不得不宣布倒闭破产。(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倒闭破产,但比例不是很多)。如果最终高关税情况长期持续下去的话,今天的停工潮就会变成明天的失业潮。而且,这种订单流失可能是永久性的。”
地方政府紧急维稳外贸的背后
在外贸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中共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措施。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中国出口排名前六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苏州、宁波、东莞和金华。对美出口额最多的是深圳,2024年为4,223亿元人民币,其次是苏州,约3,400亿元人民币。从对美出口占比看,六大出口城市中,苏州达20.5%排第一。
4月18日,江苏苏州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公告称,为了支持外贸企业渡过难关,苏州港各集装箱码头对全市外贸企业进出口重箱提供免费堆存3个月的服务,暂定自2025年4月18日起至7月17日为止。
苏州港的公告意味着不少出口集装箱滞留,厂商成本压力不小。大量出口厂商哀叹快撑不住了。有网友质疑,三个月之后呢?
位于江苏的丹阳市衣品服饰公司4月10日发出的视频显示,工人们正从货车把一捆捆的货物卸下来。厂商称“6万件的羽绒衣全部暂停”。
深圳则发布10条稳外贸政策,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支持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合作。网友质疑,两千万对于缓解当前的停工潮能起到多大作用?受益企业的范围和条件是什么?
另外,为了应对关税战,包括阿里、抖音电商、快手等十多家中国大陆电商平台,特定推出外贸专区、绿色通道等,试图协助中国外贸产品“出口转内销”。但是,出口厂商缺乏内销渠道外,还面临中国本地市场“内卷”的激烈价格战。在中国消费市场有限的情况下,本地厂商也喊苦。
内销已饱和 只会更加内卷
陈姝婷的前述文章表示,出口转不了内销。现在内销什么情况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内卷”。现在内销最大的问题是增量市场结束了,大家都在存量搏杀。说穿了就是内销已经饱和。
博主“中厨号”在《出口转内销的企业在增多,厨卫厂商如何破解价格内卷加剧的困局?》一文中提到,今年中国新年后,出口型厨卫企业海外订单下滑,转向中国国内市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价格内卷可能会更加惨烈。”
4月15日,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调研时强调“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自由亚洲电台质疑,中国内需市场价格战已打得腥风血雨,外贸厂商再加入,饼能跟着做大吗?
武汉田先生对该台表示,“口袋没钱,你刺激我有什么用。如果有钱,你不刺激,我也知道消费。为什么总在说刺激国内消费,刺激得了吗?老百姓手里没钱,被他们压榨的。”
田先生说,过去还没有打倒资本家、地主时,一般的受薪工人,如果这家不行还能换一家,彼此竞争、工资自然上升。“现在只剩一个大地主共产党,做不做都由它说了算,价格都由它制定,不卷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