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导致地震致命的七个因素

2025-03-31 03:26:1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BBC中文

缅甸地震:导致地震致命的七个因素

2025年3月30日,由于邻国缅甸发生地震,泰国首都曼谷一座30层高楼倒塌。

缅甸7.7级强烈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持续上升。截至周一上午,据缅甸军方消息,地震造成至少1700多人死亡,约3400人受伤,邻国泰国亦有伤亡报告。

现场影像显示,建筑物与道路的受损情况严重,而在泰国首都曼谷,一栋正在兴建的30层摩天大楼倒塌。

2019年,美国加州曾发生7.1级地震,但没有人因而死亡,也未对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许多因素会影响地震所造成的死亡人数与破坏程度,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有哪些呢?



2025年1月西藏发生 7.1 级地震后,救援队搜寻幸存者。

规模和持续时间

地震的强度通常是以“矩震级”(Moment Magnitude Scale, Mw,或称地震矩规模)来衡量。这种测量方式已取代较广为人知的“里氏测量”(Richter Scale,里氏),后者如今被认为较为过时、准确度亦较低。

地震的数值取决于断层移动的距离及其移动时所释放的能量。

震级2.5以下的地震通常无法被人们察觉得到,但可透过仪器侦测得到。震级5级以下的地震通常能被感受到,但仅会造成轻微破坏。西藏的7.1级地震已属于强震,至于2023年2月发生于土耳其南部与叙利亚的7.8级地震,也属于强震。

震级8级以上的地震被归类为“大地震”,这类地震会造成灾难性破坏,并可能完全摧毁震央周围的社区。

除了震级之外,地震持续摇晃的时间长度也会极大地影响其破坏力。

“小型地震的震动通常只持续几秒钟,而中等至大型地震,如2004年的苏门答腊地震,强烈摇晃可持续达数分钟,”“西北太平洋地震台网”表示。

深度

然而,地震的规模并非唯一重要的因素,地震发生的位置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以摩洛哥地震为例,其震源点约为地表下18公里,这大约是珠穆朗玛峰高度的两倍,但从地质标准来说并不算深。

“这场地震相对较浅,这意味着上方的地层较少,无法有效消散能量与冲击,因此震动与摇晃会更加剧烈,”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火山学家兼地质学家卡门·索拉纳博士(Dr. Carmen Solana)向BBC表示。

相比之下,2023年9月印尼偏远的北马鲁古省(North Maluku)发生了一场6.2级地震,但震源深度达168公里。该次地震并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地震会造成人命伤亡和大规模破坏,但破坏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

发生的时间

摩洛哥中部的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晚间11时11分,这可能是导致伤亡惨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倒塌,而当时人们正处于睡梦中,这大大增加了伤亡风险,”索拉纳博士表示。

在地震中丧生的大多数人,通常是因建筑物倒塌而遇难。地震学家之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地震并不会杀人,建筑物才会。”

因此,若地震发生在日间,由于在室内的人数会较少,往往会导致较低的死亡人数。

建筑施工

透过房屋设计和建筑,来抵御除最严重地震之外的所有地震,这是有可能的。

为了实现这一点,建筑物必须能够尽可能吸收地震的能量。

日本被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认定是全球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在抗震建筑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当建筑结构能够完全吸收地震能量时,它就不会倒塌,”东京大学结构工程师及副教授佐藤淳(Jun Sato)表示。

这主要依赖于一种称为“隔震技术”的过程,建筑物或结构物被放置在特定的支承装置或减震系统上,用以抵御地震带来的震动,有时仅需30至50厘米厚的橡胶块。

然而,这种技术的费用高昂,世界各地在建筑预算与可用的建材上有着极大的差异。

在摩洛哥受灾最严重的偏远地区,许多房屋是由泥砖或土砖所建造,这种建筑材料难以抵御强震。

此外,高楼大厦若在地震中倒塌,往往会造成严重伤亡。

例如,2023年2月土耳其大地震后,许多民众对当地建筑标准表示不满,批评政府未能严格执行建筑法规。

虽然该次地震强烈,但专家指出,若按照规范设计的建筑物,应该能够屹立不倒。

“这场地震的最高震度虽然猛烈,但并不一定足以摧毁合规建造的建筑物,”伦敦大学学院紧急应变与管理专家大卫·亚历山大教授(David Alexander)表示。

“大多数地区的震动程度低于最大值,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在倒塌的数千座建筑中,几乎所有建筑物都未能达到任何合规的抗震建筑标准。”

人口密度

2021年7月,一场8.2级大地震发生在阿拉斯加半岛附近,但你可能对此没有印象。

这场奇格尼克地震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第七大地震,然而它未有造成任何人命伤亡。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场相对较深的地震,且远离人口主要的聚集地。

相比之下,2010年1月海地7级地震却造成严重伤亡与破坏,估计有超过25万人罹难,约30万人受伤,以及超过150万人无家可归。

海地首都太子港正面承受了地震带来的冲击,当地人口密度极高,每平方公里有超过2.7万人,这是造成巨大伤亡的部分原因。

土壤类型

在地震中,我们的生存机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脚下土地的稳固程度。

美国地质调查局指出,如果土壤在地面或接近地面处松散地堆积着含水量较高的沉积物,地面将更难承受强烈震动,这会导致“液化”的情况出现。

这是指原本应该是固体的土壤开始像液体一样流动,极大地加剧了地震的破坏力。例如,1964年日本新潟地震就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相比之下,2023年土耳其大地震造成超过5万人丧生,但距离震央仅约80公里的埃尔津市(Erzin)却几乎没有损伤。这座城无人丧生,没有一座建筑物倒塌,而周边城镇却被夷为平地。

地质学家认为,埃尔津市之所以能保存下来,是因为该地坐落在坚硬基岩与较稳固的地层之上,这使其能够有效吸收地震波的冲击。

应变措施



快速有效的紧急应变能够挽救许多生命。

应对自然灾害的准备程度,往往是拯救生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日本,学校每年必须进行两次地震演习,并教育儿童在家中、户外或车辆内遇到地震时该如何应对。而台湾则定期举行全国性地震防灾演习,以测试应急救援队伍的反应能力。

然而,许多国家缺乏这类防灾措施,尤其是甚少发生强震的国家,导致灾害发生时应变不足。

应变的速度与规模同样至关重要,虽然2023年土耳其地震发生十多天后仍有幸存者获救,但大多数受困或受伤的人无法支撑那么长时间。

因此,交通基础设施及其迅速恢复能力对救援行动至关重要。例如,2023年摩洛哥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偏远地区道路因山泥倾泻与瓦砾而被阻塞,许多村庄抱怨几乎未获得任何紧急救援。

此外,摩洛哥政府也遭受批评,他们被指责在接受一些国际援助方面行动迟缓。

次生灾害

倒塌的建筑物并不是地震后唯一导致死亡的原因。

沿海地区的居民尤其容易受到海底地震的影响,因为这类地震可能会引发致命的海啸。

2004年的南亚海啸即是由一场9.1级大地震引发的,震央位于印度洋,接近苏门答腊岛的班达亚齐(Banda Aceh)附近。

这次地震及随后的巨浪造成约23万人丧生,覆盖超过十个国家。这些巨浪带来强大的影响,甚至跨越印度洋,波及遥远的非洲。

在山地地区,地震往往会引发山泥倾泻,除了掩埋房屋之外,还会妨碍救援工作。

2015年,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造成近9,000人丧生。

地质学家表示,这场地震在受影响地区引发了超过3,000次的山泥倾泻。

1906年,旧金山地震虽然只造成约20至25秒的强烈震动,但这些震波足以破坏市内的燃气和水管。

燃气泄漏在多个地方引发火灾,水源短缺亦令到灭火变得极为困难,最终导致超过3,000人丧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绿卡持有者与旅客谨慎出国
  2. 中国足球圈再传丑闻 女子实名举报知名博主
  3. 中俄关系生变?“关键商品”贸易雪崩
  4. 千人生命瞬间消逝 仅发生两次的罕见灾难
  5. 英特尔新CEO陈立武:剥离非核心部门
  6. 退役将领挺身反共护台 支持罢免舔共立委
  7. 约1900科学家联名谴责川普政府:重创美国科学事业
  8. 中国人口巨减 “区县合并潮”又来了?
  9. 河南、北京献忠事件死灰复燃 沿路冲撞3公里 多人死
  10. 【军事情报局】美国空军部长揭秘F-47内幕
  11. 张又侠被逼反戈 习失枪杆位置不稳
  12. 中共军演剑指台湾?学者揭真正目标是“它”
  13. “CEO杀手”路易吉被判死刑
  14. FBI搜查华裔教授王晓峰住宅 同日校方解雇
  15. 菲军扬言出兵台海,山东舰逼近吕宋岛
  16. 什么是咖啡伴侣?一文带你了解清楚
  17. 中共发“好房子”国标 专家:掀新一轮停工潮
  18. 冯德莱恩:欧盟准备反击
  19. 胡耀邦之子离世:缅怀他其实是因为感激胡耀邦
  20. 最后一天 全球焦急等待川普“大棒砸下” 计划仍是谜
  21. 桑切斯:熬过7年之痒,终于要嫁贝索斯了?
  22. 以鸡翅闻名 美国连锁餐厅Hooters申请破产
  23. 小中婚姻钱是最次要的
  24. 【佳音时刻】川普VS中共 TikTok协议将敲定?
  25. 传青岛官员家发生惨烈爆炸 祸起“远洋捕捞”
  26. 小米汽车燃烧事件最悲哀的一面,是这件事...
  27. 九十九岁一生反共的国民党抗战老兵杨濬彦(上)
  28. 美国对绿卡持有者与旅客加强审查
  29. 涉内斗?传中共中组部长和统战部长罕见对调
  30. 詹乐霞联合多州起诉川普政府削减公共卫生资金
  31. 小米SU7遇难者母亲回应“女儿驾龄争议”
  32. 中国建商工程案又出事 大马天然气管道爆炸酿33伤(图/视频)
  33. 中国启动军演封锁台湾 专家:习近平正在测试川普
  34. 司法部长邦迪:将对“CEO杀手”寻求死刑
  35. 大陆年化利率跌破3%的消费贷被紧急叫停 引热议
  36. 香港顶尖大学录取背后的游戏规则
  37. 【百年真相】中共贪官众多 藏钱花样百出
  38. 【翻墙必看】中共稳楼市的动机是割韭菜
  39. “一管就死”,但他们还是忍不住想管
  40. 阻中国夺台为头号任务 美机密曝光 台湾安心了但也惊讶
  41. 男子欲捐献肾脏救弟遭ICE拘留
  42. 五角大楼曝机密文件:驻韩美军真正敌人不再是朝鲜了
  43. 什么是中条山?
  44. 加州允校方毋须公布学生性向,联邦要查
  45. 法官裁决保护35万委内瑞拉人免受驱逐
  46. 缅甸震后:一个苹果12元,一根甘蔗50元
  47. 反洗钱审查如何走向全民?
  48. 22州状告川普政府,加州恐失10亿
  49. 知名网红去世,终年53岁
  50. 川普暗示:DOGE将在“某时间点”喊停 马斯克将离开
  51. 纽约街头骚动!暴民拿交通锥砸警车 失控画面曝
  52. 盘点清明节祭祖禁忌和供品准备的要点
  53. 赵德健被“双开”、移送检察机关
  54. 路透:白宫考虑发行政令 加速推进深海采矿
  55. “我们无能为力”:川普关税夹缝中的中国工厂主
  56. 纽约时报:川普关税的“赢家”是中国
  57. 共和党赢得佛州两场特别选举
  58. 中共政治局会议为何罕见升级环保督察?
  59. “解放日”来临 各国如何应对川普关税
  60. 川普关税草案“曝光”:正在拟定约20%的关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