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治局会议为何罕见升级环保督察?
2025-04-01 21:25:44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环保议题罕见成为该会议的核心议程,引发外界关注。
3月31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议程之一是审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香港经济日报》的评论文章认为,这颇为意外,审议后该条例正式生效,提升了环保督察的法律层级,更使其成为中共党内文件。这意味着环保问题已不再只是行政监管范畴,而是被赋予更高的政治意义。因为今年是中共“环保大年”,4月开始就要上新规,特别是派出新一批第三轮中央督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有提前站台的意味。
时政评论员李林一认为,现在中共出台那些文件,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大陆的污染已经太严重,不断在引发民愤。适逢中国经济下行,中国社会已经民怨丛生。如果中共不暂时遏制这些问题,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群体抗议事件。
中共“发展”的背后 多少人文地理遭破坏
近年来,中国大陆发生了多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引发社会担忧。
今年2月,大陆网友在重庆江津区珞璜镇发现黑臭污水被排入长江,河沟中流淌着墨汁般的黑水,刺鼻气味弥漫。无人机拍下的这一场景,揭开了隐蔽排污背后的生态危机。
当时有博主的文章表示,事情闹大了,恐怕也瞒不下去了。排放污水的人就是明知故犯,足见以佐证出其内心的恶毒。想查个明白谁排放的不是一件难事。或许,排放的人能力通天,更有着丰富的人际关系。到头来,高高地举起,轻轻地落下。象征性地关门罚款,没过多久,再重新开张。这样的推测绝非空穴来风,早已成为了常态。
根据官媒报道,黑臭水体从根本上消除难度较大,一些重点湖泊蓝藻水华仍然多发频发,“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三水统筹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
今年3月下旬,湖南郴州永兴县政府办发布的通知显示,近日,耒水郴州-衡阳跨市断面大河滩地表水自动监控站数据显示铊浓度异常,造成跨市污染,威胁下游饮水安全。
2023年,南京胜科水务有限公司因向长江排放污染物,被以污染环境罪判处罚金0.5亿元,并需承担4.7亿元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2022年11月,江西省锦江流域发生铊污染事件,导致沿线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铊浓度超标,威胁下游赣江水质安全。经调查,江西齐劲材料有限公司违法排污是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始于2015年,第一轮督察至2018年结束,第二轮于2019年至2022年推行,如今进入第三轮。《香港经济日报》的文章认为,每一轮督察都伴随着地方政府的“整改风暴”,但许多地方仍然选择短期应付,甚至在督察结束后恢复污染行为。
时评人士李炎曾表示,中共“发展”的背后,需要多少价值连城的人文地理遭到破坏,需要多少无法挽救,不能再生不可替代的资源和民命遭到摧残。
中国环境污染是政策性的 分析:中共要维稳
中国问题专家、时政评论员横河曾表示:“中国的环境污染是政策性的。”
横河表示,由于对污染企业的管理严格,治理费用高,利润空间减少,资本有向环境治理管理松散地区转移的本能。没有严格管理、污染受害者没有抗议发声权力的地方自然就成了高污染企业转移的最佳地点。
横河说:“环境污染,不仅仅是治理不力,而是有意设计的结果,欢迎污染企业到中国落户,打击一切反对污染的活动,使中国成为全球污染企业避难所。由于低成本(不处理污染源)、低工资吸引来的低端污染企业创造的价值保持了20年的两位数GDP增长,保住了中共的政权。”
而中共突然要监察污染,李林一认为,“这些措施更像是中共的维稳之举。但这类维稳做法,是以消耗中共资源为基础的,目前情况下维持不了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