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风水在人心 有福气的人都很善良
2025-04-27 03:27:2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
台湾俗谚说:“有天理,才有地理”。(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华人普遍都相信风水,认为祖坟葬于宝地可以福荫后代;但台湾俗谚说:“有天理,才有地理”,或说:“心肝若好,风水免讨”。要想有好地理,就要遵循天理,立身行事以德为先。
心肝若好 风水免讨
后汉时期,有位孝子叫孙钟,住在杭州府富阳县南面、称作“杨平山”的地方,平日靠种西瓜维生,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天,来了三位相貌奇特的少年,他们向孙钟讨西瓜吃,吃完后说:“我等身上没钱,却受到你的馈赠。我们是司命之神,知道你孝顺母亲,又心地良善,想要指点你一番。”
其中一人指着山下的一处树丛说:“此山风水佳,山环水抱,真龙结地,案山秀挺。将你父亲的遗骨迁至该处,不久当出天子。”另一人续道:“你立即向山下走百步,再回头看我们,你脚下所站之处便是下葬的吉穴。”
孙钟遵照指示去做,略走了七十步左右,就回头看那三人,三人叹道:“你回头得太早了,葬下只能封王。”说完就化为三支白鹤飞入云中。后来孙钟的后代──孙权──做了吴王。
捐地建学 风水在人心
北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范仲淹在苏州担任知州,他在卧龙街买了一块地,准备建宅居住。有位风水师告诉他:“卧龙街是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兴建宅院必定能兴旺子孙,卿相不断,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范仲淹说:“既然这块地如此好,倒不如在这里兴建学校,让它源源不断地为社稷培养出有用的人才,岂不是比我范家一族尽得荣华富贵要来的更好?”于是便将宝地捐出去,修建了“苏盅棠庙”,还请当时的大教育家胡瑗来这里因材施教。
范仲淹所创立的苏盅棠庙开创了文庙与府学合一的体制,因办学有方,崇文尚德,而闻名天下,为后来者效仿。该地文脉流转,前后出了三十八名文状元,人数是兴办州学前的五倍之多,成为名符其实的状元之乡。
如今书香文脉仍在延续,从前苏州有最多的状元,到现代则出最多的院士,这些都是范仲淹捐地办学所打下的基础,也是他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