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寻求在美建厂 专家:川普恢复美国制造
2025-04-28 16:25:4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美关税战陷入僵局之际,为避免高额关税,中国出口企业正寻求在美国建厂。业内人士表示,中企到美国建厂将成为未来趋势,石化等部分行业将形成投资浪潮,凸显川普总统“制造业回流美国”政策成效显著。
中企竞相寻求在美建厂
为摆脱中美不断升级的关税战影响,中国制造商正寻求在美国开展业务。
“美国几乎占我们订单的95%。我们不能失去这个市场。”中国东部一家生产礼品的企业老板瑞恩‧周(Ryan Zhou)日前对《南华早报》说。自4月份以来,他一直在为位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新工厂做准备,寻找仓库、安排运输并为员工获得美国工作签证,新工厂将于5月开业。
目前,美国对华关税为145%,而中共对美关税则为125%,如此高的关税水平让两国贸易形同中断。上周五,中国美国商会主席何迈可(Michael Hart)表示:“有些企业告诉我们,在125%的关税下,他们的商业模式无法运作。”
这家礼品企业并非个例。《南华早报》报道,最近几周,从石化产品到印花马克杯等各行各业的中国制造商都在悄悄但迅速地在美国建立新工厂,试图规避日益加剧的中美关税战带来的影响。
一家帮助中企在美实现制造本地化的咨询公司负责人朱宁(Zhu Ning,音译)告诉该报,仅在过去4个月,他就收到至少100份咨询,“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总数”。
报道提到,本月初总部位于深圳的一家电子元件公司在内华达州开设了一家新工厂。该工厂旨在组装供应链较小、劳动力需求较低的传感器模块。
该公司负责人认为,转移生产地点是值得的,“的确,开支会增加,但不会像145%的关税那么糟糕。我们的目标是维持现有的订单量。”
朱宁提醒说,“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更适合在美国制造”,“美国的劳动力成本仍然很高,工人的效率也比不上中国。”
“果链三巨头”之一的立讯精密(Luxshare)董事长王来春最近表示,公司正与客户协商,考虑将更多产能转出中国,包括可能转往美国,以因应川普政府新实施的加征关税政策。
北京国化顶峰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负责人叶颖敏表示,对于中国下游石化企业来说,在美国建厂现在看起来是合乎逻辑的举措。
他解释说,以前企业会从美国进口原材料,加工后再将成品运回美国,但这种商业模式现在可能会让企业面临两轮高额进口关税。
“对于石化行业的下游加工而言,原材料占总成本的80%至90%,即使10%的关税也会对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中企通过东南亚转口贸易也被堵死。白宫4月10日宣布暂停对等关税90天,只征收基准关税,但考虑到中国外贸企业利润率普遍在5%到10%,即便10%的关税,大部分企业做转口贸易也已无利可图。
调查:受关税影响 5成中小出口企业业绩下滑
BBC中文网日前采访了位于香港的一家出口服务商GenPark的创始人兼CEO庞国强(Chris Pang)。这家公司主营业务是利用生成式AI帮中国的出口商进行社交电商营销,目前服务数百个中国出海的中小品牌,其中约半数重点开展中美进出口业务,涵盖服饰、美妆、家居、数码等品类。
对等关税后,GenPark对这些中国出口商进行问卷调查,其中超过50%的出口商认为,受美国关税影响,预计2025年业绩比去年同比下滑,其中预计下滑30%以内的有20%左右;预计下滑30%~70%的有20%的商家,认为下滑将超过100%的有9.42%。
中企美国建厂将成为未来趋势
在关税战的大背景之下,北美商业电讯指出,中企“出海建厂”有五大优势,分别是有效避开关税壁垒;靠近终端市场,提升响应速度;获取政策扶持和财政优惠;降低运输成本,优化供应链;提升品牌形象和“美国制造”认可度。
美国总统川普在《时代》杂志(TIME)上周五(4月25日)刊出的访问中表示:“关税正(为美国)带来生意。记住……如果你在这里制造你的产品,就不会有关税。”
叶颖敏预测,未来两年内,中国石化企业可能会涌入美国市场,形成“大规模”投资浪潮。他的公司还将在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开设首家海外分公司,以支持这波中国资本的涌入。
礼品厂老板周先生和咨询公司负责人朱宁也都持类似观点。他们认为,中国工厂迁往美国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
周先生表示:“只要美元保持全球主导地位,我们仍然相信美国将继续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最终,中国企业将找到在美国市场重新定位的方法。美国人仍然需要这些产品,他们很可能会继续从中国公司购买,只是渠道或商业模式有所不同。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世界两大经济体达成协议,缓和贸易战,周先生仍计划继续在美国进行生产。
美国市场远胜东南亚和欧洲市场
东南亚六国近几年刚晋身为中企争抢的“红海”,市场分散且低廉,商业基础配套略显羞涩。陆媒《钛媒体》近期报道,欧洲虽然拥有成熟的消费市场、物流和配套支付,但国家众多,各个国家个性色彩浓烈,市场同样分散。而北美以单一国家为主市场最成熟最统一,拥有高消费人群,活跃的商业氛围。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最近接受知名媒体人卡尔森采访时直言,没有美国市场,中国就无法生存。这些销往美国市场的中国出口商品,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哪几个国家可以替代吸收,也没有哪一个政府会愿意赔上国内产业和就业来换取中国廉价商品。
“制造业回流美国”政策成效显著
川普总统多次谈到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制造业让美国再次伟大”等内容。财长贝森特最近也表示,关税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是推动再工业化,强化国内生产能力。目前政策效果显著。
4月14日,英伟达(NVIDIA)计划在未来四年内联合全球合作伙伴在美国投入高达5000亿美元,以强化供应链韧性,应对美中贸易紧张局势。
三星、SK、LG、POSCO、韩华等韩国主要企业集团均在持续扩大对美投资,总额已超过1022亿美元(约合150万亿韩元)。
白宫3月21日宣布,美国总统川普已获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承诺,将在未来10年内向美国投资1.4万亿美元。
苹果公司2月24日宣布,将在未来四年内投资5,000亿美元,以扩建美国设施,并将为美国带来约2万个就业岗位。
川普胜选后不久,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Corp.)首席执行官孙正义(Masayoshi Son)在海湖庄园宣布,软银将在未来四年内向美国投资1千亿美元,为美国创造10万个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