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离职”,能挽救特斯拉吗?

2025-04-28 03:25:2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凤凰WEEKLY国际

亿万富翁马斯克最近宣称,将“大幅”减少在川普政府的工作,以专注于特斯拉。特斯拉日前发布今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营收数据远远落后于外界预期。在公司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表示,从5月开始,他将“大幅”减少管理政府效率部的时间,“将把更多时间投入到特斯拉”。他同时称会继续“每周花一两天时间”处理政府事务,“以确保浪费和欺诈行为不会卷土重来”。

◆马斯克近日表示,将“大幅”减少在川普政府的工作。

◆英国伦敦的示威活动中,抗议者举着反对特斯拉乃至马斯克的标语牌。

自去年以来,身为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的马斯克领导了川普政府新成立的顾问机构政府效率部(DOGE),开启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由于他与总统川普交往过于密切,让全球消费者开始远离特斯拉。特斯拉在最近发布的公关稿中承认“快速发展的贸易政策对特斯拉和同行的全球供应链和成本结构不利”,并提到“不断变化的政治情绪”的影响。

白宫2月曾称,马斯克的身份是“特殊政府雇员”。按照相关规定,作为“特殊政府雇员”,马斯克一年内的服务时长不得超过130天。这意味着,从1月20日算起,马斯克任期最晚在5月底结束。如果只计算工作日,其任期最晚于7月结束。

特斯拉面临内忧外患

特斯拉的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暴跌71%,营业收入降至193亿美元,同比减少9%,其中汽车业务总营收降幅达20%;品牌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为33.6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13%,创下自2022年以来单个季度交付量最低纪录。截至纽约股市4月22日收盘,特斯拉公司股价今年以来已下跌41%,抹去该公司之前取得的大部分收益。

◆特斯拉的股价在2024年美国大选后创下历史新高,随后一路暴跌。

外界普遍认为,马斯克在联邦政府的争议性角色是重要诱因——其公开支持极右翼政党、推动政府裁员等行为,导致特斯拉在欧美多地遭遇抵制,门店遭破坏,品牌形象受损。

4月22日,包括加利福尼亚州、伊利诺伊州、华盛顿州等美国八个州的财政部长联合致信特斯拉董事会,表达了担忧。信中提到特斯拉的各项经营困境,并指出CEO马斯克在多家公司间分散精力,高调担任联邦政府顾问等外部事务引发了外界严重质疑。这封公开信是与倡导团体“负责任增长的美国人”(Americans for Responsible Growth)合作起草的,进一步加剧了马斯克面临的舆论压力。

马斯克的政治活动不仅引发实质性的市场反弹,更在全球范围内激起消费者的抵制浪潮。

3月31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和马尔默的两家特斯拉经销商和汽车遭到破坏,活动人士向它们喷洒了橙色油漆;3月29日,德国费尔登有7辆特斯拉汽车被烧毁;更早的3月初,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一家特斯拉经销商遭到破坏。美国国内同样爆发了大量抵制特斯拉的示威活动,纽约、洛杉矶等城市的特斯拉门店遭到涂鸦、纵火,部分车主因舆论压力选择抛售车辆。

◆3月31日,德国柏林一家特斯拉门店被泼上蓝色油漆。

全球范围内,特斯拉还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据悉,特斯拉核心车型Model3/Y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量为32.4万辆,同比下降12.4%。而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乘用车销量达150.13万辆,同比增长60.3%,且已在欧洲市场反超特斯拉。

川普对中国祭出的巨额关税也给特斯拉带来了沉重负担。尽管特斯拉在其国内市场销售的汽车是在美国组装的,但它依赖于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同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也是特斯拉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关税给品牌带来的风险正在多向传导。

马斯克称,特斯拉是受关税影响最小的汽车企业,因为它在北美、欧洲和中国都有本地化的供应链,但他承认,“对一家利润率较低的公司来说,关税带来的影响仍然十分严峻”。

他在4月22日的电话会议上深深叹了口气,然后谈及川普政府的贸易战。他表示,他主张降低关税,并将继续这样做,“我只想强调,关税的决定权完全在美国总统手中,他是否会听取我的建议,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为了应对风险,特斯拉正在推进全球生产布局。在位于上海的超级工厂,每30多秒就有一辆整车下线,2024年前三季度交付车辆达到67.6万辆,占特斯拉全球交付总量半数以上。不过,新的关税政策给特斯拉的全球布局增添了不确定性,或将让上述努力付诸东流。

◆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

马斯克受欢迎程度急剧下降

商业层面受到冲击之时,马斯克的政治影响力也遭遇挫折。

威斯康星州4月1日举行的最高法院选举中,马斯克投入数百万美元支持共和党候选人布拉德·希梅尔(Brad Schimel),然而最终,希梅尔被民主党候选人苏珊·克劳福德(Susan Crawford)击败。

马斯克个人在民众中的好感度也急剧下降。美联社-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4月26日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目前只有33%的美国成年人对马斯克有好感,这一比例低于去年12月的41%。

而在雅虎新闻发布的调查中,三分之二(67%)的美国人表示不会考虑购买或租赁特斯拉,其中56%的人直言,马斯克是“主要原因”或“部分原因”。CNBC发布的全美经济调查亦表明,约47%的人对特斯拉持负面看法,52%的人对马斯克持负面看法。

◆CNBC发布的调查显示,47%的人对特斯拉持负面看法,52%的人对马斯克持负面看法。

在司法层面,马斯克也屡遭限制——美国各地的法官多次出台措施,阻止政府效率部获取联邦机构的内部信息。

今年3月,政府效率部工作人员被禁止访问美国社会保障局(SSA)的内部系统,以查取鲍民个人信息;同月,他们试图瓦解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的行动被法院阻止,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关闭计划也被认定可能存在违宪;更早的2月,政府效率部对财政部支付系统信息的访问也被限制。

第一季度财报发布后,马斯克驳斥了有关特斯拉品牌受损的问题,将销售额的下降归咎于整体经济的疲软和消费者的不确定性。“在没有宏观问题的情况下,我们看不到任何需求的减少。”他信誓旦旦地说。

尽管危机四伏,马斯克依然认为,特斯拉的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光明。他在4月22日的电话会议上告诉股东,问题远没有过去那么严重。他进一步释放明确信号:“特斯拉的核心价值不是造车,而是人工智能。”

在他看来,特斯拉的未来取决于两大技术的突破:完全自动驾驶(FSD)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他宣布将亲自督导新的项目,并称这两项技术“将比现有业务规模大10倍”。尽管财报利空导致特斯拉市值一度蒸发15%,但马斯克对技术路线的坚持仍让部分投资者选择“押注未来”。

◆一辆特斯拉汽车正在使用FSD技术行驶。

远离政府能否挽救企业?4月17日,马斯克与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白宫爆发激烈冲突,两人甚至“胸口相抵”、互飙脏话。在场人员告诉美国新闻网站Axios,一名助手不得不挡在两人之间,才结束这场“摔跤比赛式”的争斗。

围绕国税局代理局长任命权的争夺是本次冲突的导火索。马斯克支持的加里·沙普利(Gary Shapley)刚刚被任命为国税局代理局长。他是前国税局特工,也是举报拜登儿子亨特的人。贝森特指责马斯克绕过财政部,直接干预旗下部门的人事任命。冲突中,贝森特批评马斯克领导的部门“承诺多、兑现少”。

◆4月17日,马斯克与贝森特在白宫爆发激烈冲突。

白宫发言人4月23日回应称,川普团队成员对政策制定“充满热情”,这场争论是“健康的辩论过程”的一部分。此前,马斯克也与其他政府高官(如国务卿鲁比奥、贸易顾问纳瓦罗)发生过公开冲突。

舆论认为,这场冲突折射出川普政府内部的深层矛盾。正如美联社所说,“困扰川普总统第一个任期的内斗和背刺已经回归,并正在威胁其第二任期,贸易、国家安全和个人忠诚度问题上的裂痕不断加深。”

川普上任首日就颁布行政令,将马斯克任命为政府效率部负责人,旨在解决政府支出中的“浪费、欺诈和滥用”。这个角色不仅将马斯克推向政治舞台,也让他身陷舆论风暴。

成立以来,政府效率部陆续推行了信用卡审计、机构重组、租约取消、联邦裁员等措施,引发广泛争议。

就在4月15日,政府效率部宣布停用与十多个联邦机构相关的约47万张冗余的信用卡,旨在消除虚设户头带来的浪费。但这一举动却导致部分公共服务的瘫痪。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TSA)表示,信用卡被停用后,炸弹嗅探部队的警犬护理与喂养工作可能面临资金中断的威胁。近年来由于应对恐怖袭击的需要,炸弹嗅探犬成为美国军方和执法部门最需要的搜爆工具。

政府效率部还以提高效率为名试图裁撤国际开发署等机构,被指削弱了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援助方面的能力。

◆4月22日,气候活动人士在曼哈顿一处特斯拉门店外进行涂鸦。

除了引发争议的行动,政府效率部在节省开支这一核心任务上也遭受质疑。自成立以来,该部门宣称已为联邦政府节省了巨额开支,但实际成效难以判断。

例如,该部门将节省的联邦资金发布在官网所谓的“收据墙”中,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经调查发现,其中一些数据被夸大了。总体来看,1600亿美元的削减“成果”,远低于马斯克此前宣称的2万亿美元的宏大目标。而同一时期,特斯拉市值损失了约6000亿美元。

专家表示,如果不削减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领域的开支,不太可能实现2万亿的目标——而川普已经许诺,提高政府效率的行动不会触及这些核心项目。针对上述行为引发的质疑与抗议,马斯克声称,反对者之所以大声疾呼,是因为他们一直在接受“浪费和欺诈”,而这是政府效率部试图消除的。他还为自己在政府的工作辩护,“如果美国的船沉了,特斯拉也会跟着沉下去”。但他也承认,自己与川普政府的关系导致特斯拉“遭遇了一些颠簸”。面对业绩与声誉的双重危机,市场对马斯克去留的猜测升温。《华盛顿邮报》直言,有关马斯克离开白宫的传言越来越多,他的“影响力似乎正在减弱”。

川普4月早些时候表示,马斯克可以一直在政府工作,“只要我能留住他”,即便马斯克辞职,政府效率部的工作也会继续。彭博社4月21日披露,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拉塞尔·沃特斯(Russell Watters)或将接替马斯克。对于外界质疑,福克斯新闻网刊发评论文章,称赞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马斯克绝未被毁掉。不管是爱他还是恨他的人,都会期待着看他下一步还会做什么。”值得关注的是,马斯克的回归能否挽救特斯拉?特斯拉的投资者之一、格伯川崎财富投资管理公司CEO罗斯·格伯(Ross Gerber)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他正试图弄清楚马斯克“是否真为特斯拉做了任何事情”,他的回归似乎是一个“虚假的希望”。

◆位于美国加州科斯塔梅萨的特斯拉工厂。

不少人认为,马斯克部分行动带来的争议以及极端的政治立场,对特斯拉的品牌造成了“永久性伤疤”。“特斯拉是一个围绕迫在眉睫的气候变化威胁而建立的品牌,是企业对环境关注的象征。”从事品牌推广的战略顾问凯利·奥基夫(Kelly O'Keefe)直言,“它曾是一个让人引以为豪的品牌,我想不到该如何消除马斯克个人行为对其造成的污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肖飞被开除 肖飞:我有私生活问题
  2. 霍楚不排除将宾州车站改名为“川普车站”
  3. 建议董明珠把格力从珠海搬走 海归太多太危险了!
  4. 周鸿祎称360借条不是他的公司!真相来了
  5. 中日医院副主任遭妻曝出轨多人 弃手术麻醉患者40分钟
  6. 现代法式住宅,打造优雅浪漫生活
  7. 美军反舰导弹部署巴坦岛 美菲举行实弹演习
  8. 1957年“阳谋”权数后 行贿有门 整人害人加禄
  9. 美军在菲律宾部署反舰导弹并举行联合实弹演习
  10. 川普态度突变:再对俄发制裁威胁
  11. 川普喊话“解放中国” 中共颜面被大飞机“砸进农田”
  12. 为养家拍150元一条的视频 女演员说:我不怕苦
  13. 桂林多人离奇死亡 起因是10多年前一桩惨案
  14. 猝死频发 天津外大原校长修刚航班上发病备降抢救无效
  15. AI快速迭代,我们更需学会如何与科技共处
  16. 美日将讨论军民两用造船计划 对抗中共威胁
  17. 美国已经无法回到100天前的样子了
  18. 习近平为何在贸易战中“稳坐钓鱼台”?
  19. 莉莉贝特公主美式口音曝光 哈里梅根又一次分歧了
  20. 邓小平如何从党内第三成实际核心?
  21. 朝鲜首次证实向俄罗斯派兵参战
  22. 富二代枪杀耶鲁学霸,被捕时露诡异微笑
  23. 中国遍地是高层住宅;花300万买60层住房 肠子悔青!
  24. 川普:将把哥伦布日恢复为联邦假日
  25. 南加州海岸警戒区 水下藏有UFO基地
  26. 美国东岸华人住哪好:纽约PK波士顿
  27. 一张汇票赢得众人心 一文钱搞丢状元帽
  28. 纽约市青少年枪击案激增67% 专家指“提高刑责年龄法”是主因
  29. 川普敦促普京停止袭击乌克兰 坐下来签协议
  30. 华为白手套购买7纳米芯片?台积电:去年10月通知台美
  31. 传中共财政部农业司长吴奇修被抓 现场照曝光
  32. 习近平用AI卜卦 何卫东李干杰引发军政大清洗
  33. 野猪冲进江苏电视台 网友调侃:想当网红
  34. 二封华表影帝,张译决定息影
  35. 即将办婚礼的他,永远倒在了猿辅导...
  36. 涉基因检测诈欺3550万美元 波士顿亚裔医生认罪
  37. 用轰炸机威慑习近平,美女智囊献高招
  38. 袁红冰:全台大罢免 中共焦虑下达宣传密令
  39. 法拉第未来将推出新型混增车型
  40. 续航里程最长的十款插电式混动车 RAV4上榜
  41. 杨采钰被曝怀孕
  42. 反倾销与补贴 欧盟对中国高空作业设备征关税
  43. 袁红冰:台湾大罢免冲击中南海 中共下密令
  44. 汪精卫被共产党一步步逼上与之决裂的路
  45. 川普对华加高关税 何立峰悄悄发生变化
  46. 苹果挥刀自救,肢解AI团队
  47. 人有9块骨头决定命运
  48. 独居女性去世,9位亲属争夺遗产
  49. 川普考虑给富人加税,遭反对后改口
  50. 人欲多必道义亏 忧虑畏惧多必智慧勇气损
  51. AI 2027研究揭秘美国算力真相
  52. 晚清名臣左宗棠的4句警示 振聋发聩
  53. 关税战冲击下 中国工厂纷纷停工减产
  54. 山东少年砍人案遭封杀 多位主播声援受害者
  55. 川习通话谈关税,可能得先经他同意
  56. 马斯克“离职”,能挽救特斯拉吗?
  57. 川普关税猛药,真的会毒死中国吗?
  58. 蔡奇敏感时期开秘书长会议 习反扑挖反习派
  59. 051C也要改装了?
  60. 日不落与新大陆:1930年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