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文·张--川普代言人 他的策略:不懈攻击!

2025-04-01 14:26:0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邸报



大西洋月刊:Steven Cheung Is the Voice of Trump

白宫通讯主管有一套策略:持续不断地发起攻击。

史蒂文·张--川普代言人 他的策略:不懈攻击!

Illustration by Ben Kothe / The Atlantic. Sources: Roberto Schmidt / Getty; Aaron Schwartz / AP.

在白宫西翼的新闻简报室里,走过笑容满面的金发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斥责爱管闲事的媒体成员的讲台,穿过一扇蓝色的滑动门,经过一名看起来百无聊赖的保安,在一间狭小杂乱的办公室里,白宫通讯主任史蒂文·张正在社交媒体平台X(原推特)上,抨击他老板的敌人。

3月13日,他在一条关于加利福尼亚州众议员亚当·希夫的视频上方写道:“摄像机都稳不住,因为那个西瓜头在铅笔一样细的脖子上摇摇晃晃。” 3月10日,他在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艾琳·伯内特谈论经济时发文称:“就像看着一头驴试图解魔方。”

对张来说,这都是网上常见的言论。在2024年总统初选期间,他曾公开称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为 “绝望的太监”,还质问德桑蒂斯为什么要在全国人民面前 “戴绿帽子”。但对于白宫通讯主任这个职位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口吻。

虽然张更多是在幕后工作,但去年春天,你可能曾瞥见他护送那位准总统进出曼哈顿下城阿尔文·布拉格的法庭。他个子不高,身材圆胖,有一个光亮的蛋形脑袋,眉毛上方有一道深深的皱纹。观察人士注意到,站在唐纳德·川普旁边时,华裔的张看起来有点像《007之金手指》(1964年詹姆斯·邦德系列电影)中那个大反派身边沉默却又气势汹汹的跟班奥德贾布(钢牙)。上周,张欣然拿自己作比,转发了一张自己戴着黑色圆顶硬礼帽的照片——那是奥德贾布标志性的隐藏武器。

在加入2016年川普竞选团队之前,张曾在终极格斗冠军赛(UFC)从事通讯工作——而且他带来了一种似乎无穷无尽的战斗欲。现年42岁的他,近十年来一直追随总统,担任过各种职务,经历了《走进好莱坞》录像带事件的风波、川普第一届政府时期的内部倾轧,以及川普在2020年大选失利后的那段低谷期。在那段时间的大部分时候,张都保持低调。但现在情况变了。而且据各方说法,川普很喜欢他。总统称张为他的 “相扑选手”,还曾得意地评论张的手很大。(据报道,他曾说过:“看看那双手。有他在你身边,你就有保障了。”)

张的矛盾之处在于,在幕后,这位总统的 “斗犬” 很友好,交谈时常常开怀大笑,偶尔还会来一句 “好家伙”。在接受采访时,来自不同意识形态阵营媒体的近十二名记者都向我形容,在川普那大多充满恶意的圈子里,张是一位特别和蔼可亲、直来直去的助手。张的通讯策略充分利用了这种矛盾。他会和记者愉快地闲聊,就报道的细节进行善意的争论,然后又公开发表侮辱性言论。在记者塔拉·帕尔梅里的一篇报道中,张说:“这些消息来源全是胡扯,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但帕尔梅里向我形容张时,说他总体上冷静且通情达理。

在川普的第一届政府中,助手们之间的持续争斗导致信息传递混乱、前后不一致,而且泄密事件不断。但川普第二届政府(川普2.0)的工作人员,至少目前看来,在意识形态和态度上都更加团结。他们对传统规范和礼貌毫不在意。本月早些时候,张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表示,美国的政治语言 “早就该来点刺激的了”。在他的领导下,通讯团队发起了一场持续不断的——而且往往是表演性质的——敌对行动。莱维特告诉我:“他有一种我没有的本事,能在几秒钟内想出你听过的最有趣、最具攻击性的俏皮话。”

川普对美国各机构的冲击,如今得益于一个更有效——也更加尖刻的通讯运作体系。张一直是这个新信息时代的设计者,他将老板身上那种真实的粗俗、毫不退缩和冷酷无情带到了白宫的官方声明中。帕尔梅里告诉我:“在川普的第一个任期里,张根本不是个重要角色。现在他成了川普的代言人。”

最近我见到张时,发现他站在办公室外,正开心地和两位记者聊天。那天下午,埃隆·马斯克将和总统一起,从白宫南廊周围摆放的一排特斯拉新车中挑选一辆全新的车,就像《超级甜蜜16岁》节目里展示礼物那样。其中一位记者像记者们常做的那样,对这一切的道德问题感到疑惑。但张的兴奋之情丝毫未减。他对他们说:“你们肯定会大吃一惊。” 记者问:“白宫法律顾问批准工作人员参与对私人产品的代言了吗?” 张翻了个白眼,但在两人你来我往的交谈中,他似乎还挺享受的。最后,记者们拿着张的一份声明离开了,这份声明回避了道德问题。张微笑着把我领进了他的办公室。

我早就听说他是个好人。即便如此,张说话时的轻声细语和那副塑料边框、类似蒂娜·菲风格的眼镜还是让我吃了一惊——对于一个手下干将来说,这是一种很有内涵的形象。在他办公室的一个角落里,一台平板电视同时播放着四个新闻频道(CNN、福克斯新闻、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和新闻麦克斯(Newsmax));在另一个角落里,放着一顶红色的帽子,上面绣着 “川普在所有事情上都是对的” 字样。墙上挂着几个金色的相框,但里面还是空的,因为张还没有拿到他最喜欢的竞选活动照片的放大版。看不到任何私人照片,因为他没有私人生活。张告诉我他没时间去经营私人生活。

张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长大,他的父母在20世纪60年代从日本和香港移民到那里后定居下来。张说,他们一家人关系仍然很亲密,但在他开始为川普工作之前,他的家人实际上从来都不太关心政治,无论是保守派还是自由派。在成长过程中,张的哥哥斯坦利一直是那个有天赋的人。他现在是一名电气工程师。史蒂文在萨克拉门托的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读了三年,但没有毕业。现在他在白宫西翼有了一份工作,他父母的家里挂着一块川普签名的牌匾。他一边指着办公室四周一边告诉我:“我从没想到,人生会把我带到这里。”

上大学时,张曾在时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的演讲稿撰写办公室实习;辍学后,他参与了一系列政治竞选活动,包括约翰·麦凯恩2008年的总统竞选。2009年,张非常想在共和党黑马史蒂夫·波伊兹纳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团队中工作,以至于在被聘为网络信息主管之前,他自愿无偿工作了两周。波伊兹纳的前竞选经理吉姆·博格内特告诉我:“说到努力工作,他简直像头不知疲倦的野兽。” 张创办了自己的政治咨询公司Solgence,并为内华达州和得克萨斯州的共和党参议院候选人做快速反应方面的工作。

然后,在2013年,张得到了一份后来成为川普圈子里传奇的工作。终极格斗冠军赛聘请张担任其通讯和公共事务总监——聘用他的部分原因是为了游说纽约将综合格斗合法化。当时UFC刚刚从一个小众的按次付费观看的赛事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大众市场吸引力的知名运动。那是康纳·麦格雷戈和隆达·罗西的时代,这个品牌的特点就是粗俗和挑战社会禁忌。对于这项运动,没有人比首席执行官达纳·怀特贡献更大,他所营造的男子气概和直爽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信任。

三年后,公司被出售时,张离开了UFC。2016年,他登上了川普那辆混乱的竞选列车,担任快速反应经理,并继续遵循怀特的管理哲学:“要一直保持攻击性——不能松懈。” 张告诉我,“把这种心态带入政治领域,” 他补充道,“我认为以前从来没有人真正这样做过。”

川普仍然偶尔会出现在UFC的比赛现场,而张很喜欢炫耀川普的出场。前川普战略家史蒂夫·班农告诉我:“当他跟在川普身后,走在随行人员中时,脸上总是会露出那种小小的得意笑容。” 今年圣帕特里克节,麦格雷戈参观了椭圆形办公室,张发布了一张他们会面的照片,纪念他的两个世界的交汇。配文是:“前世今生。”

鉴于张是少数几个有总统竞选经验的川普工作人员之一,他在川普大厦的14楼成了某种政治智者。其他助手经常向张请教,因为在一场很大程度上以丑闻为特征的竞选活动中,张表现出了一种超乎寻常的保持冷静的能力。他向我解释说:“你受雇来是要完成一项工作的。而且你需要把它做好。”

2016年11月川普意外获胜后,张加入了白宫团队,担任总统特别助理和助理通讯主任。很快,白宫西翼形成了两个派别:第一个是叛逆的 “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联盟,大多与班农结盟;第二个是一群与幕僚长雷恩斯·普里伯斯结盟的共和党建制派遗老。内斗不断且异常激烈,双方都试图在媒体上诋毁对方。这种泄密不断的混乱局面是记者们的梦想。

人们告诉我,因为张来自竞选团队,所以他肯定更倾向于班农一派。但内部的明争暗斗基本上没有波及到他。一位要求匿名以便坦率谈论与张的工作关系的白宫记者告诉我:“在川普的圈子里,他的人脉关系最为广泛。他是川普私人圈子里的非军事区,考虑到他的公众形象,这可能会让人们感到惊讶。”

早些时候,班农把张和白宫里的其他几个年轻人称为他的 “杀手”,并指示他们制定一个计划,“将通讯武器化”,张的一位朋友(曾在川普的第一届政府中工作,要求匿名以便坦率地发言)告诉我,方法是对批评性的报道采取包具攻击性的姿态。但到了2018年夏初,幕僚长约翰·凯利开始整顿人员——凯利不信任张,张也被扫地出门。但张很高兴能回到竞选团队这边,因为这里有实际的工作可做,他继续为川普提供咨询服务。

2020年,张帮助川普准备辩论,还参与了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但在11月川普输给乔·拜登的第二天,张的合同就到期了。所以他没有参与随后 “阻止偷窃(选票)” 的疯狂行动,2021年1月6日暴徒闯入美国国会大厦时,他也不在白宫。在公开场合,张曾表示人们知道 “2020年谁才是真正赢得大选的人”,他还为川普称1月6日是 “充满爱的一天” 的说法进行了辩护。但在我们的采访中,他拒绝就这两件事发表评论。

在拜登担任总统期间,张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企业客户做危机公关方面的工作,同时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政治竞选活动提供咨询:凯特琳·詹纳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以及身败名裂的密苏里州州长埃里克·格里滕斯竞选参议院席位(格里滕斯曾因被指控性行为不端而辞职)。

很快,张又回到了川普身边。就在中期选举前,川普的竞选经理苏西·怀尔斯聘请张为 “让美国再次伟大公司”(MAGA Inc.)工作,这是一个新的政治行动委员会,后来成为川普第三次总统竞选的人员输送机构。对川普来说,这是一段黑暗的时期,他耻辱地下台,现在又卷入了几起备受瞩目的法庭案件。这显然不是把自己的政治生涯与川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理想时机。但张还是加入了竞选团队。

当我问他是什么让他这么做时,张告诉我:“你得把这个故事讲完。你得坚持到底,直到车毁人亡。” 怀尔斯将竞选团队公司化,增加了之前所缺乏的组织结构。然后她让张在初选中大展身手。

从2023年夏末开始,在一位共和党顾问称川普在共和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 “有60天时间击败川普” 之后,张发出了一系列无情的竞选声明,他称之为 “死亡之吻” 倒计时。这些电子邮件常常暗示有时看起来像是穿了增高鞋垫的德桑蒂斯喜欢像女人一样打扮。在10月的辩论之后,张写道:“罗恩拖着脚,小心翼翼地走过辩论场地,就像一个10岁的小女孩,刚刚翻遍了妈妈的衣柜,第一次发现了高跟鞋。”

大多数报道川普的记者都熟悉许多 “让美国再次伟大” 行动者所采用的那种表面粗鲁、私下友好的行事风格。但这些令人讨厌的电子邮件出自张之手,尤其令人震惊。一位前白宫记者(因担心受到张的网络攻击而要求匿名)告诉我:“他就像一只巨大的泰迪熊。”

张告诉我,在川普抵达爱荷华州得梅因之前,让川普的竞选专机低空飞过展览场地是川普的主意。张很兴奋,提前五分钟通知了在地面报道德桑蒂斯的记者。就在德桑蒂斯在聚光灯下轮到他,在人群面前翻烤猪肉汉堡时,川普的飞机从头顶飞过,抢走了风头。

到2024年初,德桑蒂斯退出了竞选,焦点转移到了曼哈顿下城的一家法院,川普因向一名色情女星支付封口费而受审,而张就像某种保镖兼律师的混合体一样,在一旁晃悠。在一次罕见的出镜中,他大声说道:“毫无疑问,这是最高级别的选举干预。” “狡猾的乔·拜登和他的竞选团队完全慌了神。”

与张关系密切的莱维特说,白宫通讯团队已经采用了竞选团队的 “战斗节奏”,这不仅是比喻意义上的,而且从字面上来说也是如此,因为她在白宫西翼的办公室就在张的旁边。现在这个团结的团队正在向媒体宣战。

政府禁止美联社报道椭圆形办公室的活动,原因是这家通讯社拒绝使用政府偏好的 “美国湾” 这一说法,而且政府还从独立的白宫记者协会手中夺取了对白宫新闻采访团的控制权。政府还给予许多顺从的媒体进入白宫的机会,包括班农的播客和阿谀奉承的 “真实美国之声” 网络。但当我质疑这个团队的最终目标是否是限制批判性的新闻报道时,张有些恼怒。他说:“问问任何报道过竞选活动的记者,我们给了他们多少采访机会。我们不遗余力地扩大了他们的采访权限。”(确实,川普本人经常接受提问,但白宫也会攻击和惩罚那些报道它不喜欢内容的媒体。)

尽管张坚持这样说,但他现在已经实现了班农将通讯武器化的梦想,开启了华盛顿政治信息传递的新时代。“covfefe”(川普曾发的一个拼写错误且无实际意义的单词,引发广泛讨论)那种温和的失态,以及肖恩·斯派塞躲进白宫灌木丛的搞笑场面都已成为过去。川普又恢复了他自己的杀手本能,在 “真相社交”上用全大写字母发表长篇大论来攻击他的敌人。别指望有人会去约束他。当我问张川普是否有做得太过分的时候,张说:“当形势变得艰难时,你不能退缩;你要加倍努力。如果那样还不行,就再加倍努力。”

对张和他的盟友来说,张那种立即升级事态的策略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它有助于满足川普的基本盘想要 “打败自由派” 的渴望——而且能吸引大量关注。一位要求匿名以便坦率发言的白宫高级官员告诉我:“如果张称蒂姆·瓦尔兹为戴绿帽子的人,与他说 ‘瓦尔兹错了,因为甲、乙、丙这些原因’,哪一种说法会得到更多关注呢?” 这种方法很残酷,但张和他的盟友们认为它很有效。

这种思维方式的逻辑终点是,不仅将对手视为非人,而且将所有不是大声疾呼的忠诚者的人都不当人看。张在川普第一届白宫时期的另一位朋友(同样要求匿名)告诉我:“从更宏观、更全面的角度来看,这健康吗?我不知道。我觉得这不太好。”

这种震撼和威慑的风格已经成为川普第二届任期内信息传递的特征,它似乎没有区分对政治对手的攻击性挑衅和对他人的彻头彻尾的残酷行为。上个月白宫分享的一段视频中,移民局工作人员给一些人戴上手铐,押着他们走上舷梯,登上一架等待的飞机。这段由白宫数字团队制作并得到张批准的视频,配文是“ASMR:非法移民驱逐航班”,暗示人们被驱逐的画面和声音令人愉悦。

张告诉我,这条帖子在X和Instagram上共获得了2亿次观看和88.6万次互动。他听起来颇为自豪。

作者简介:伊莱恩·戈弗雷(Elaine Godfrey)是《大西洋月刊》的一名专栏作家。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涉内斗?传中共中组部长和统战部长罕见对调
  2. 中俄关系生变?“关键商品”贸易雪崩
  3. 湖北省政府破产?传湖北公务员爆料“危机空前”
  4. 纽约市本周强制垃圾分类 违者罚款25美元 华人困扰
  5. 每个中国人其实都懂:如何如何发动恐怖‘习’击
  6. 小米汽车燃烧事件最悲哀的一面,是这件事...
  7. 退役将领挺身反共护台 支持罢免舔共立委
  8. 胡耀邦之子离世:缅怀他其实是因为感激胡耀邦
  9. 什么是咖啡伴侣?一文带你了解清楚
  10. 关税风暴前夕,华尔街一致看空
  11. 菲军扬言出兵台海,山东舰逼近吕宋岛
  12. 官方证实石泰峰李干杰职位对调 或涉习甩锅?
  13. 川普点名批4人:非常难搞
  14. 万斯急了,不想让马斯克喧宾夺主
  15. 为何芬军会在1944年9月向德军开战?
  16. 缅军向中国救援物资车队鸣枪:中方回应
  17. 纽时:台湾维持和平与自由的唯一途径是与中国和解
  18. 小米SU7遇难者母亲回应“女儿驾龄争议”
  19. 没想到,草台班子第一个辞职的,竟是马斯克
  20. 痛批川普,美参议员“霸麦”逾25小时
  21. “我们无能为力”:川普关税夹缝中的中国工厂主
  22. 詹乐霞联合多州起诉川普政府削减公共卫生资金
  23. 受美国港口计划影响 中国产船只销量暴跌
  24. 对等关税:一份或致美国GDP损失$1.07万亿的疯狂计划
  25. 在最后期限来临前 亚马逊提出收购TikTok
  26. 美国3月ADP超预期反弹
  27. 铜价狂飙,全球通胀警报拉响
  28. 川普宣布新对等关税计划 称稍后将签署行政命令
  29. ADP:3月美私企新增员工15.5万 高于预期
  30. 川普关税大棒将落地 道指狂泻300点 英伟达急挫2%
  31. “一管就死”,但他们还是忍不住想管
  32. 美国对汽车加徵25%关税 啤酒及空铝罐4.4开徵 汽车零件5.3
  33. 41个最新中国网络流行语:牛马、摆烂...背后深层含义
  34. 特斯拉股价盘前跌超4%
  35. 中组部、统战部一把手罕见对调 对台战略将大变?
  36. 中共政治局会议为何罕见升级环保督察?
  37. 中国前首富王健林,正在努力还债
  38. 华尔街惊现美股崩盘警告
  39. 纽约时报:川普关税的“赢家”是中国
  40. 加州允校方毋须公布学生性向,联邦要查
  41. 22州状告川普政府,加州恐失10亿
  42. 共和党赢得佛州两场特别选举
  43. TikTok出售倒计时 川普周三拟审议最终提案
  44. “没给理由”!这国前总统被美国吊销签证
  45. 俄女性流行:专嫁俄兵 等丈夫战死 300万抚恤金入袋
  46. 川普关税草案“曝光”:正在拟定约20%的关税计划
  47. 逾七成乌民众认为川普上台对乌不利
  48. 联邦法官“永久撤销”纽约市长贪腐指控 不可再诉
  49. 马斯克爆亿万联邦资金被洗钱 吁立刻追查主谋
  50. 中共军中震荡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51. 持续演讲超25小时 美参议员布克时打破纪录
  52. “解放日”来临 各国如何应对川普关税
  53. 连续演讲25个小时打破纪录,这个参议员狂喷川普
  54. ChatGPT营收三个月飙升30% 但对手越来越多了
  55. 教授王晓峰“被失踪” ?律师:夫妇安全 没有被捕
  56. 对华关税加征34% 川普各国对等关税一览
  57. 寒食与清明:两节融并一节的历史流变
  58. 小米官方回应夺命车祸 挨批“2秒内反应”不现实
  59. 自由派赢得威州高院竞选 川普马斯克受挫
  60. 韩网喊话迪士尼 金秀贤恐因《山寨人生》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