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导弹工厂发生爆炸,蘑菇云直冲云霄
2025-04-20 21:25:2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伊万
美国国内著名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下属的创新系统公司再遭重创!谤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4月16清晨,诺-格下属创新系统公司位于犹他州普罗蒙特利的“火箭农场”发生剧烈爆炸,巨大的火球和蘑菇云直冲云霄,爆炸声震撼了附近的居民。
随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发表声明称,此次爆炸造成创新系统公司一栋二层钢结构建筑被炸毁,但是否认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也拒不承认此次事故会对美军的装备研发批产造成影响。
发生爆炸的细节
当然了,这次大爆炸会不会对美军的装备研发批产造成影响,也由不得诺斯罗普-格鲁曼自己说,咱们来看看目前的公开消息好了。
从事故的苦主来说,此次发生爆炸的单位是诺-格公司下属的子公司创新系统公司。这公司大家可能听着有点生,但是如果说说它的前身那大家可能就知道了——ATK轨道科学公司(Orbital ATK)。
该公司有多大名鼎鼎呢,基本上数得着的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美军战术导弹,比如THAAD系统拦截弹,比如美军目前仅有的大型陆基反导拦截弹GBI,比如ULA发射联盟使用的宇宙神-5火箭等,其固体火箭发动机都来自于ATK,后来ATK被诺-格收购成为子公司,这就是创新系统公司的由来。
而发生爆炸的具体地点和部位,则是在创新系统公司位于犹他州普罗蒙特利大盐湖以北的“火箭农场”。该“火箭农场”主要担负固体火箭发动机测试,以及固体火箭燃料批产和装药工作,是美军战略/战术导弹研发不可或缺的工艺环节,发生爆炸的具体部位是厂区内的一栋二层钢结构建筑。
从事后CNN使用直升机航拍的画面看,这栋建筑被完全炸毁,铁皮外壳飞散,内部钢骨架还基本保持完整,但有一定变形。大伊万认为,这并不是意味着爆炸威力不大。
事实上,这种钢骨架+铁皮外壳的建筑物结构设计,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坦克尾舱上方的泄压板原理是差不多的。爆炸时,承压效果最差的钢制蒙皮首先被炸散,同时带走大量的爆炸能量飞散到空气中,可以部分确保建筑物钢结构骨架的完整。以当地居民拍摄的画面看,爆炸之后该建筑迸发出明亮的火光,可以想见此次爆炸的当量还是相当强大的。
那么这次炸的是个什么建筑呢?从卫星图片来看,该建筑似乎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厂区内屈居一隅,四周有相当大的空地,甚至还挖掘了一些护场钡。建筑物的一侧建设有一栋配套建筑,而在较远的距离上,则建设有一些较小的附属建筑。从这个建筑物上存在烟囱的角度来看,应该是配套的供热/供能设施。
以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生产流程来看,原材料预处理,推进剂搅拌混合,浇筑成型,固化交联阶段都需要供热。但是在浇筑成型和固化交联阶段对供热的需求最大,如推进剂浇筑阶段需要加热以提升部分推进剂的流动性便于浇筑成型,固化交联阶段需要将浇筑完成的推进剂放在恒温烘箱里慢慢固化。
而在这几个工艺阶段中,固化交联阶段引发爆炸的可能性不高,但推进剂搅拌混合和固化成型阶段引发爆炸的可能性较高。尤其是搅拌混合阶段可能引发局部机械摩擦升温导致固体火箭推进剂引爆,或者浇筑成型阶段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爆推进剂等。这两个工艺环节,是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和推进段生产过程中,危险性最高最容易引发爆炸的工艺环节。
所以这样分析的话,虽然诺斯罗普-格鲁曼装作一副没事人的样子,一问三不知地表示,这次爆炸没啥影响。但是从固体火箭发动机工艺来看,把需要供热的环节和容易引发爆炸的环节放在一起看。
大伊万倾向于认为,这次引发爆炸的厂房,是创新系统公司的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浇筑厂房,浇筑厂房对于供热的要求相当高,而且也是最容易引发爆炸的工艺阶段,且浇筑厂房不可能没有任何技术工人。
这样看的话,诺-格公司表示此次爆炸没有人员伤亡也是不可能的,大概率是爆炸之后里边的技术工人“飞的哪哪都是”……已经找不着了——伤亡是不可能算伤亡的,会严重影响投资人的信心和公司股票,但是算个失踪什么的还是没毛病的。
如何评价此次爆炸
如何评价此次诺-格公司下属创新系统公司在“火箭农场”的爆炸?大伊万觉得,有两点可以说一说:
其一不用讲了,大概率又是在火工品扩产阶段搞出来的事。话说这种火工品扩产,在任何国家就没有一帆风顺的,基本上高低要爆你几次。毕竟,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需要磨合,一些工艺在低速度生产和高速生产条件下工况不同,而且你新招募的技术工人可能对工艺流程不了解,对安全生产守则也不了解,甚至工人满负荷运转造成的注意力下降都有可能造成事故。
更不用说以美国现在的这个去工业化程度,你要找这种合格的技术工人,那还真不一定好找,所以火工品扩产,对美国来讲爆炸纯属正常,它要是不爆炸的话反而奇怪了。
其二,这对美国固体火箭发动机导弹的研发和批产,必然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很有可能影响的就是目前已经暂停,但是明显不会彻底放弃的LGM-35“哨兵”洲际弹道导弹项目。
从前者的角度来说,目前美国正在给自己的战术导弹搞扩产,比如THAAD(萨德)拦截弹,比如PAC-3 MSE拦截弹,比如PrSM战术导弹等,不是要扩产,就是要批产。毕竟现在对美国来说战争威胁已经火烧眉毛了,中东、俄乌、加上一个沉默的东大,没一个省油的灯……
要扩产战术导弹,首要问题就是要扩产固体火箭发动机,不然你没固体火箭发动机怎么扩产呢?结果现在一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生产厂房轰的一声灰飞烟灭了,而且说不定连带着送走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这对美国扩产自己的固体燃料战术导弹,堪称毁灭性的打击。
从后者的角度来说,目前诺-格公司最有动机,也最有必要扩产的。是洲际弹道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产能,说白了就是LGM-35“哨兵”洲际弹道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该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确认就是创新系统公司在做,而且制造和测试地点就在此次发生爆炸的“火箭农场”。
以美国空军的装备计划,LGM-35洲际弹道导弹,总的采购数量居然高达659枚,其中400枚安装在发射井里,其余259枚用于抽检发射。按照美军的计划要求在2035年左右完成换装,而现在该弹还在测试中……这意味着,未来诺-格公司可能每年会有80到100枚导弹的交付规模,3000吨左右固体火箭推进剂的产能需求。这么大的需求,以目前诺-格公司的产能显而易见是搞不定的,因此对固体火箭推进剂进行扩产就是一个必然的选项了。
扩产,就有可能因为萝卜快了不洗泥导致出现意外事故,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就必然会对LGM-35洲际弹道导弹的批产造成影响。当然,以LGM-35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发进度来看,这个项目进展极其缓慢。
其实,以美国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积淀来说,搞这么一个洲际弹道导弹项目本来不是啥问题,基本手拿把抓。事实上,今年三月份就在这个“火箭农场”里才刚刚完成过一次LGM-35洲际弹道导弹发动机的测试,但是就这么一个看起来没啥难度的事情,美军愣是给你玩出了高难度来。
LGM-35洲际弹道导弹的项目费用目前已经水涨船高到了1400亿美元,相比2020年提高了足足8成!结果去年七月份,因为此事LGM-35被认为违反了《努恩-麦克蒂法案》,该法案规定如果国防项目的开支超过预算的25%,就必须证明该项目对美国国家安全极其重要,否则项目将会被暂停。那么LGM-35都超支80%了,需要花上一年多时间,来给国会老爷们证明这个项目,对美国国家安全“极其重要”。
其实要大伊万来说,这还用得着证明?你也不看看民兵-3都是啥时候的弹了,1970年就被塞到发射井里了,要是不搞这个“哨兵”,那难道你这个“民兵-3”也要用一个世纪?
所以,看起来诺-格对于美国国会老爷们捏着鼻子认LGM-35项目还是很有信心的,这不就提前安排固体火箭发动机项目扩产,然后被一波带走了。但这一波带走之后,接下来会对美国的哨兵洲际弹道导弹项目产生什么影响,又会对美国的战略核威慑力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那就真的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