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香港

2025-03-27 11:28:1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Matters

香港
香港(图片来源:?公用领域 /unsplash)

CDT编辑注:原文以繁体中文写作。作者WrightFu,Matters上的简介为:“不学无术的香港废中一枚,被酱缸社会不断磨蚀的齿轮。珍视香港,也对羊城有复杂的情感。同时游走于Medium、Matters及方格子,以阅读为主,偶尔随心写写,努力练习读文“断舍离”,著有《港穗情缘》。”

白驹过隙,“美丽新香港”原来已经“如常”运行了好几年。这数年里,自己依然营营役役地在这个城市工作、生活,但慢慢累积着的转变,对香港的陌生感,也开始油然而生。

客观的政经因素,普通人也许也能如数家珍,相信也有不少人分享过、书写过。官场的作风,越来越向着宗主国靠拢,程序公义、理性专业等观念和精神,被各种人为决定和政治任务凌驾着,各种不该出现的“失误”只能借无稽的借口来掩盖;本来是正常不过、平平无奇的生活举措,也可被赋予莫须有的罪名,令无辜市民惹上麻烦甚至身陷囹圄。露骨赤裸的表忠宣传,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城市每一个角落出现,就算是财雄势大、能只手遮天的巨头,也无一幸免,在一些“敏感”的日子,市面的气氛,更是风声鹤唳。敢言的媒体,陆续被消灭被噤声,市民的注意力随意被风向转移,很多积存已久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再没有几个人或团体去挖掘真相,抗衡主叙事塑造的认知,牵起社会充分的讨论。

img

体内仍流着真*香港人血脉的人,近年润了不少,促成了人口换血的加速进行,来自中国的“高材”移民,越发成为这个城市的生力军,工作和生活的层面里,不懂粤语却不需要入乡随俗,越来越不是一个问题,而在日常会使用到的词汇用语,也不断地遭受着更为强势的文化的冲击。本地小店撑得过三年疫情,却熬不过经济结构逆转和既有客源流失,陆续退场,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中国品牌陆续进军香港,商业购物区的面貌,也跟中国的一线城市趋向同质化。超市和便利店里,直接用上简体字包装的货品,也屡见不鲜。曾经的限聚令和晚市禁堂食,把本来的不夜天摧毁了,在晚上的黄金时段,市面气氛也不见得热闹,“东方之珠”变得黯淡无光,但意图重振夜生活雄风的桥段,却显得了无新意,目光短浅,药石乱投,形成种种的美学和公关灾难。

这数年间,香港的变化,可以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逐点的聚沙成塔,每天都生活于此的人,有时或许会产生温水煮蛙的状态,没有遭受到明显的冲击(但当意识到的时候,可能已太迟),对一些新的生活方式,也开始显得习以为常。曾经见到久未来港旅游的象友,分享着自己重游香港时的感觉,对方惊讶着城市(负面)变化之大,也许就是一种旁观者清的视角。

个人不可控的客观因素以外,自己的一些生活形态,或多或少也催化了自己对这个城市的陌生感。这更多是关乎于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也许以前已有在其他文章里书写过。尽避中老年人、年轻人、本地人、港漂族等,有各自普遍常用的社交媒体,足以形成对城市有着迥异理解的信息泡泡,但一条片段一则贴文,仍能牵起不少在地的网络热话,在有识之士加以发酵后,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总会有人在讨论着。自己在毛象、Substack、Telegram、Discord等平台,虽也可接触到不少能激发自己在另外一些层面(尤其是在性别、情绪等范畴)的认知和思考的内容,却总是没有遇到很多(离散的)香港用户和自媒体,较难让这些信息和知识,与香港在地的处境,有所连接。

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下,加上昔日的友人离散到世界各处的情况,社交圈子无可避免没有以前那么广阔,但(不被媒体报道的)在地化的信息的缺失,使得仍然经常游走于城市里不同角落的自己,触觉及认知始终有所侵蚀。

有些时候,家人、同事、朋友们在提起的社会议题网络热话,自己却是闻所未闻、全无接触;相反地,自己读到的讨论、作品、文章,在某些社群里,会是值得关注的爆款话题,可身边却好像没有人对此有所认知,或搭得上线。比如电影《还有明天》近期在中国上映,看着不少象友分享观影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曾一度牵起自己的观影欲望,但稍加搜索后,才发现这部电影在香港名为《明天还有梦》,而且上映期早已过去,香港影评人多月前写下的文章,自己也没有读过。

甚至还试过,有象友在询问在香港有什么值得去的景点或餐厅等时,自己作为本地人,却没能想到很多游客书以外的建议;来香港生活的象友在寻求生活上的指导时,自己也未能给予适切有用的帮助。

也许要令自己对香港重新变得(相对)没有那么陌生,会是一场信息摄入的取舍(或同时配上人际网络的拓展),但这同时牵涉着对科技巨头、红色资本操纵下的媒体的攻防和芥蒂。种种的拉扯要如何解决,自己仍然没有想得很透彻。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曼谷仅1大楼倒塌!泰总理要求中国承包商“7天”给说法
  2. 华人科学家再掀“海归潮”
  3. 英国大量机密文件散落街头
  4. 黄仁勋承认:华为突破了制裁,征服了每一个市场
  5. 隐士李士谦救万人命 虔信因果报应
  6. 清凉的水彩世界
  7. FBI突袭搜索华裔教授夫妇住宅 引发华社热议
  8. 人为什么会衰老?
  9. “彩虹-7”亮相,突击隐身效果超过B-2
  10. 【翻墙必看】缅甸强震 被埋华人遗体腐败发臭
  11. “我应该解雇他吗?”川普对华尔兹命运的决策内幕
  12. 上诉法院支持马斯克关闭USAID 川普迎来阶段性胜利
  13. 多线受挫!川普“吐槽”伊俄乌
  14. 最权威分析来了:民主党因何输给川普?
  15. COVID疫情5年后回顾 加州教育创新显成果
  16. 浙大校长走进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基地
  17. 中国经济危机下的失业潮
  18. 【马克时空】2025是六代机之年 轰炸机新贵B-21
  19. 美防长赫格塞斯机密备忘录曝光!唯一优先防中国侵台
  20. 中共“软硬”2手段 学者分析一次看
  21. 川普对普京翻脸,征收二级关税
  22. 联邦法官叫停佛州限制中国留学生法案
  23. 美国商业蜂群今年或锐减70% 影响农业生产
  24. 美国宣布退出后,WHO日子不好过了
  25. “如果美国不偿还中国债务…”DOGE天才们在研究…
  26. 以色列毁约开火,后果十分严重
  27. 从巴宝莉到古驰 Costco正热卖8种实惠名牌货
  28. 习近平是否会在2025年退休?
  29. 最狠反击!川普政府24小时内对加州连发6项调查令
  30. 日本要撤离10万岛民 美防长称日本是不可或缺的伙伴
  31. 《湄公河行动》主角原型 涉受贿1.21亿当庭认罪
  32. 北大学部拆分,新工科将向何处发力?
  33. 川普:寻求第3任,不是在开玩笑
  34. 芬兰总统与川普谈“破冰”生意
  35. 制造业出走劳工失业 中共政经制度恶果浮现
  36. 美国两大百货巨头迎来关店潮
  37. 美国务院通知国会将正式关闭USAID 员工收“通告”
  38. 4美军在其边境遇害,白俄摊上事了?
  39. 百度副总裁引咎下台?
  40. 亲历抗战回忆录:八路军根本没打过日本人
  41. 川普及其团队到了内外交困的地步吗?
  42. 西班牙水彩艺术:Iban Navarro
  43. 川普对沃尔兹命运的思考
  44. 官员痛批汽车业内卷,整治即将开始
  45. 川普关税周来了!将有哪些行动?对等关税是什么?各国如何反应?
  46. 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让挪威人通缉一群三文鱼?
  47. 美帝的牌越来越少了
  48. 致30死45伤,他拒绝认罪
  49. 主张女性不应担任战斗角色,美防长:检讨军人体能标准
  50. 川普亲自回应“与普京关系处于最低谷”
  51. 忘了“4月2日”吧,这一天对市场包关键
  52. 8岁男孩下落不明 回程途中遭遇世界静止
  53. 美的彻底清仓小米,背后到底有何玄机
  54. 年轻人“消失”在不存在的短剧剧组
  55. 华人教授突遭解雇,只因这一点
  56. 台湾“武统”陆配风波:三名网红被取消居留
  57. 强震酿1700死!缅甸反叛军控:政府不救灾"空袭"村庄
  58. 美股“云霄飞车”才刚开始?华尔街4巨头给一致看法
  59. 内华达州前参议员儿子被枪杀
  60. 寡欲不是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