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少年辍学后贩毒
2025-04-25 20:25:14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方圆
15岁辍学少年、在校大学生、外卖小扮为何纷纷沦为“药贩子”?
而“一次吞服36片右美沙芬”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药物滥用危机?
19岁大学生和神秘“OD圈”
因上大学时人际关系不佳,张微的生活长期压抑而患有抑郁症,通过朋友介绍,他第一次接触了药物滥用。
在翻墙浏览外网社交平台的过程中,张微逐渐了解了“OD圈”(药物滥用圈),并开始尝试在药店购买右美沙芬、盐酸美金刚等药物并过量服用,从中获取致幻的副作用。
幻觉给他带来了一时的兴奋和欢愉,却也带来了难以戒除的瘾癖。
强烈的心瘾让张微滥用的药量逐渐加大。正常用于治疗时,一次用量1至2片的右美沙芬,张微最多的时候一次吃下36片,滥用药物导致他出现了面部瘫痪、视物变形、无法行走等症状,还因此多次被送到医院紧急洗胃。
巨大的嗑药量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为了牟利用于继续购买药物,张微开始在外网平台上发布广告、建立“OD”交流群,吸引客户从而倒卖各类药品赚取差价,其中就包括国家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酒石酸唑吡坦(思诺思)。
“你在不在宿舍?有事找你。”2023年5月,辅导员给张微发来一条微信。看到跟着辅导员一起来宿舍的警察,张微知道事情还是败露了。
一个跑腿订单带来的“启发”
“我要报警,我好像买到了违禁药品。”
2023年4月13日,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梁溪分局接到市民举报,称其在外网平台上看到广告“让人飘到半空的神药有售”,出于好奇,与卖家沟通后购买了“神药”,收到快递后发现是思诺思。
在查阅资料确定思诺思为国家管制的麻精药品,非法贩卖可能涉毒后,该市民选择报警。
公安机关对上交的快递进行取样鉴定后,确认该药品片剂均检出唑吡坦成分,随即立案侦查。
经调查资金流向、快递寄收等信息以及嫌疑人的供述指认,公安机关梳理研判出多名犯罪嫌疑人。
2023年4月18日,贩卖该药品的林栋于江西被抓获到案。2008年出生的林栋,从2022年起就辍学在家。根据林栋的供述,其上下线孟雷、张微等人陆续在浙江杭州、福建厦门等地被抓获。2023年8月25日,公安机关以涉嫌贩卖、运输毒品罪将该案移送至梁溪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官梳理在案线索后发现,孟雷单独或伙同他人谎称失眠,前往多家医院开具思诺思,并通过自行送货、快递邮寄的方式向多人贩卖思诺思。下家林栋则通过国内社交平台从孟雷处取得货源,又通过外网社交软件联系张微等人加价出售。
在该链条中,下家均采取货不经手,直接由上家孟雷负责快递邮寄给下家的方式,层层加价转卖以进行牟利。
“我是从一个跑腿订单开始接触这些事的。”孟雷告诉检察官。
刚毕业不久的孟雷是个外卖小扮。一天,他接了个去医院帮忙配几盒思诺思的跑腿订单。
孟雷用对方提供的诊断证明配到了药物,这一单让他获取了100元小费。
不久,孟雷又接到了该客户的跑腿订单,这一次对方说诊断证明丢失了,希望孟雷能直接谎称失眠,从医生处获取诊断证明后为其开一盒思诺思,孟雷照办后再次获得了100元小费。
这两次经历让孟雷察觉到了其中的蹊跷,他上网搜索后知道了思诺思为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类药品,只有经过医生诊断并开具了处方后才能在医院进行购买,而且该药品配药的时间和剂量都有着严格规定,以防止药物滥用成瘾。
孟雷猜到,让他跑腿配药的客户很可能已经对思诺思滥用成瘾,所以用药量才异常大,而客户自己的身份在该医院配药的剂量已经超过了规定限制,医生不会再为其开具处方,所以客户才需要孟雷谎称自己失眠,获取虚假诊断证明后配药。
孟雷还发现,有着药物滥用习惯的人不少,对思诺思需求量大。
但正常途径可获取的思诺思的药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些人便经常在各大社交平台以圈内黑话发帖,高价求购该药品。
只需要配到药再转卖就能从中获取四五倍收益!
尽管孟雷知道思诺思是具有成瘾性的管制药品,但高额利润仍然让其决定铤而走险。觉得自己一个人可配的药量太少,孟雷找了其他外卖小扮一起干。
几个月里,孟雷伙同多名外卖小扮,分别前往11家医院开出思诺思80余次1200余片,并通过网上平台寻找意向客户,15次向多人贩卖共计1000余片。
“我知道这是违法行为,但总觉得这是药不是真毒品,没有意识到这么严重。”案发后孟雷说道。
同样抱有侥幸心理的还有张微及年仅15岁的中学生林栋,他们对滥用药品的危害和贩卖管制药品的性质很清楚,在与客户沟通时都多次提到“卖精二(即第二类精神药品)风险大、容易死”等内容,但外网交易的隐蔽性和难以克制的药物成瘾让他们铤而走险。
阻绝药物滥用需源头管控
在审查中,孟雷、张微如实供述了犯罪行为并表示愿意认罪认罚。2023年9月25日,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对张微、孟雷以涉嫌贩卖、运输毒品罪提起公诉。
2024年1月4日,无锡市梁溪区法院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张微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3000元,判处孟雷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2024年8月16日,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林栋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梁溪区检察院还向上级检察院提出相关建议,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
案子办理完毕,检察官杨敏却心绪难平。张微、林栋以及购药的人群多为青少年,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而成为“OD”。
“心瘾远比体瘾更难控制,如果能重来,我一定不再碰OD。”
张微在法庭上痛哭。
近年来,一些国家管制类麻精药品常以“安眠药”“止咳药水”等名义销售,迷惑性强,而猎奇心理更重的青少年群体往往容易中招,滥用风险大。部分尚未列管的处方药已出现被青少年滥用的迹象。
在办案中,梁溪区检察院深入调研了麻精药品的处方权限、管理情况及青少年群体的用药现状,针对处方医生开展禁毒宣传,引导医生关注青少年患者用药情况、提供安全用药指导,从专业角度指导青少年遵照医嘱合理用药,阐明滥用药品的严重危害,实现对管制类麻精药品的源头管控。
2024年6月5日的回访中,曾经的购药人员小周向检察官表示:“父母现在对我管得很严,医院开的药,他们保管,每天只给我吃1粒。我的精神状态也比以前好了很多,我会慢慢把药戒掉的,谢谢你们给我重来的机会。”
2024年7月1日,右美沙芬等新一批易滥用药品列入国家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药物滥用与青少年所处的环境、个人身心状况等因素相关,事后惩治无法治本,只有有效的管控和家庭、社会的关爱才能为青少年搭建隔绝毒品的藩篱。”杨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