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中共正试图掌握赖清德维安即时资讯
2025-04-25 23:27:5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
华府智库全球台湾研究中心24日举行“强化美台合作,对抗中共意识形态工作与政治战”座谈,3月发布“中共对台湾的秘密行动”报告的中国问题专家孟沛德(右)等人与会。(图片来源:中央社)
台湾近期传出多起共谍案,前CIA分析师孟沛德昨天表示,台湾因应时须去政治化,冷静了解中共当前的作为及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共谍的事实;中共长期关注台湾宪兵与总统维安体系,也从俄乌战争理解领导阶层于战时存续的重要性,从共军模拟台湾总统府的训练来看,中共一切目的在于即时掌握台湾总统的维安细节。
根据中央社消息,华府智库全球台湾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GTI)24日举行“强化美台合作,对抗中共意识形态工作与政治战”座谈,3月发布了“中共对台湾的秘密行动”报告的中国问题专家孟沛德(Peter Mattis)等人与会。
孟沛德强调,对中共而言,对台湾渗透的计划具有明确政治目的,这代表台湾应对时需要“去政治化”,尽量避免将这些事情牵涉至公开政治争吵中。
孟沛德指出,细数这些共谍案件,可见一些曾为国安单位工作、后来从事情蒐并为中共效力的人,是来自不同政党,包括国民党与民进党,也有些人是基于某些理由沦为共谍。
孟沛德进一步指出,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任外交部长时的助理,或者在立法院工作多年的人士,竟在为中共从事间谍活动。“我们也必须承认,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任何人都可能做出那样的选择,无论他们来自什么背景”。
孟沛德又引述邓小平“黑猫白猫”的说法,以“蓝谍绿谍白谍,只要能伤害台湾,就是好间谍”形容中共政治战的思维。
孟沛德指出,当发现间谍时,会有人问说怎么没有早点抓到,但早早揪出,也会有人质疑为何一开始没有抓到。因此他认为,无论在背景调查或者任何程序上,没有所谓抓间谍的“好时机”。一旦追查下去,也无法完全预测将会发现什么。
孟沛德建议,台湾必须非常小心处理中共这类强烈的政治行动,并须尝试建立一套客观标准,无论是行为准则及安全程序,须让外界清楚知道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或不可以接受的,以及把人员从敏感职位移除的规则。
谈及台湾近日讨论的安全审查制度。孟沛德指出,这项制度的必要性在于进行常规及持续性的背景查核外,同时能为公职人员的行为设立标准,明定何种行为不该出现在总统府及国安团队中。
孟沛德指出,还必须留意对台湾的国安、主权及制度完整性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数位发展部等机构,因这些机构未必如军方或国安系统受到安全文化及标准所规范。并强调,这种“国安意识”需要在整个台湾政府体系内扩散。
针对去年有卫星图资显示,共军疑似于内蒙古演习靶场模拟台湾总统府周边博爱特区景物,孟沛德指出,国家领导人在战时的存在极具重要性,中共这些行动明显是刻意安排的,目的在于确保能即时掌握台湾总统的维安细节,令人忧心。
谈及北京渗透台湾网络,孟沛德表示,中共曾试图接触及吸收政府负责人事的官员,著名案件包括前国安局人事处处长在退休后赴中国。并直言,目前中共已可直接入侵掌握大量个资的机构,例如地方数据库、医院及保险公司等。
孟沛德指出,目前已可辨识一些在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关岛等地活动的黑客组织现正活跃于台湾网络领域,但针对这些黑客组织是否对台湾政治基础设施发动攻击的报道却不多,这也令他忧心。
孟沛德表示,如今网络安全的重点不仅是防堵入侵,更是建立韧性;担心台湾内部针对“中共已经渗透到哪里”的认知可能不足,而在此情况下,往往是不知道的部分会造成真正的伤害。
孟沛德指出,透过中国研究台湾的文献或者国安部署名的文章,可发现对岸感受到台湾对中国的认同正在消逝,因此北京选择推广“中国性”的认同感来因应,并锁定菁英及政党层级。
孟沛德也示警,中共国安部及共军对台渗透的目标及手法不断在扩张,除让某位退休官员开设出口贸易公司并给钱外,现更透过贷款机构锁定财务吃紧的军人。
所以,赌场的算命师也可能被锁定,沦为替中共情报单位辨识目标对象的“中介人”。
孟沛德曾于中央情报局,担任反情报分析师,并因良好贡献,获颁杰出表现奖。他也曾担任联邦众议院“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的高阶研究员,现为华府智库“詹姆士敦基金会”(The Jamestown Foundation)主席。
此外,由于国军近期共谍案频传,国防部在日前提出的书面报告中分析近期共谍态样,指中共渗透有5大管道,包括利用黑道帮派、地下钱庄、掩护公司、宫庙团体及民间社团等。至于4大渗透手法则包括经由退役人员拉拢现役官兵、网络勾联、金钱利诱及债务胁迫等。中共对台目的就是要全面渗透军事单位等,企图取得国家机密资讯,以及在台湾发展共谍组织与内应网络。
不过,在中共加大对台各界统战渗透及情工活动下,过去国安案件遭批刑度偏低、情重法轻等问题,再次引发关注。对此,最高检察署检察总长邢泰钊接受中央社专访时表示,国安案件定罪率上升、无罪率下降,以及修法提升刑度后,平均量刑结果明显提升,反映司法机关在侦办国安案件的专业能力上已有提升。
谈及国安法制,邢泰钊认为,仍有精进空间,包括现行国家安全法的发展组织罪规定“意图危害国家安全或社会安定”,为敌对危险势力发展组织,这项意图犯太过抽象,确实窒碍难行。
邢泰钊建议,把“意图危害国家安全或社会安定”改为“足以生危害于国家安全或社会安定”的客观要件,并透过立法明确构成要件,就可避免难以证明危险状态、因果关系,或者过度前置处罚的困境。
邢泰钊也指出,现行法制于军人、担任国安或者国防相关职务的公务员参与敌危组织或者向敌对势力为效忠表示的行为存在明显漏洞,应该尽速立法规范与处罚。
邢泰钊表示,军人及公务员具有忠诚义务,倘若未能积极规范,恐成为国安破口,建议修法规范处罚针对现役军人向敌对势力表示效忠及公务员参与敌危组织的情形。